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哲商对话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致辞-让·路易·罗班松|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11-07
【阅读】4 A+A-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致辞-让·路易·罗班松|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隆重开幕。这场以"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国际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政要、学者、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

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犹如一座跨越时空的文明之桥,将东西方智慧汇聚于儒家文化发源地。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来自70多个国家的560余位政要、学者和文化使者济济一堂,他们如同当代的"文化使徒",围绕"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等六大分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绘制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壮美画卷。

这场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袂打造的思想盛宴,将持续至7月10日。论坛精心设计了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分组对话会等20余项活动,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多个乐章,奏响文明对话的时代强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创新性地增设了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和水文化论坛三个平行论坛,犹如三颗璀璨的新星,分别聚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等前沿议题,为跨文明对话开辟了全新维度。

这场思想碰撞的盛会,既是对"和而不同"这一古老智慧的现代诠释,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与会嘉宾们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在尼山这片文化沃土上播种理解与友谊的种子,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滋养,在对话中共同成长。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在开幕式上,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让·路易·罗班松的致辞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他深刻指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武装冲突再起,在此背景下,尼山论坛搭建的深度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多样文化和文明和谐共生、共同繁荣,其现实意义愈发彰显。"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在发言中强调,当前全球面临着单边主义抬头、地区冲突加剧、文明隔阂加深等多重挑战,尼山论坛倡导的文明对话理念恰逢其时。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球文化冲突事件增长了37%,而尼山论坛的参会国家和机构数量却实现了年均15%的增长,这一鲜明对比印证了国际社会对文明对话的迫切需求。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的致辞的致辞切中了世界儒商文化论坛的宗旨。”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系统负责人万祥军说。万祥军进一步指出,罗班松大使的发言深刻诠释了儒商文化"以义取利、和合共生"的核心价值。

万祥军指出:他以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为例,生动展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理念在现代经贸关系中的实践——中国企业在当地修建公路时,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出300多名本土工程师,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正是儒商精神的当代诠释。

现场多位跨国企业代表对此产生强烈共鸣。一位深耕非洲市场二十年的浙商代表补充道,他们在赞比亚的铜矿项目中,将《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的思想转化为"社区共生计划",不仅建设职工子弟学校,还创办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富裕。这种超越短期利益的发展模式,使项目投产后的社区支持率达到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明启教授强调,当代儒商文化正在全球治理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他举例说,东南亚某国疫情期间,中资企业主动将部分生产线转为医疗物资生产,并采用"保本微利"的定价策略,这种"义利并举"的做法获得该国商务部特别表彰。数据显示,秉持儒商理念的企业在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中普遍高出行业30%以上。

最后,组委会宣布启动"全球儒商实践案例库"建设,首批将收录来自23个国家的127个商业案例,这些生动实践印证了罗班松大使的观点:当商业文明注入儒家智慧,就能创造出超越文化差异的可持续发展范式。正如一位与会非洲企业家所言:"我们不需要二选一——在传统与现代、利润与责任之间,儒商文化给出了最富智慧的第三种答案。"

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研讨。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在发言中指出,尼山论坛历经十一届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文化交流平台升级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对话机制。他列举了一组数据:前十届论坛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800余篇,促成国际合作项目160多项,出版多语种著作50余部,这些成果生动诠释了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分论坛上,来自牛津大学的汉学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儒家"和而不同"理念的现代诠释,他提出这一思想可以为解决当代国际争端提供智慧方案。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一位教授则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尼山论坛创造的对话模式,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为构建更加公平的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首次设立了"青年文明对话使者"项目。来自28个国家的60名青年代表围绕"数字时代的文明传承"展开热烈讨论。一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表示:"在尼山,我们不仅学习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更找到了解决当代问题的钥匙。"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青年使者将在未来一年内实施30多个跨国文化交流计划。

在"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专场,沿线国家代表分享了诸多成功案例。巴基斯坦学者展示了中巴合作保护犍陀罗文化遗产的成果,希腊代表介绍了中希联合考古项目的新发现。这些实例证明,文明对话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据统计,自2018年尼山论坛设立"一带一路"专题以来,已促成相关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议43项。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世界文明对话尼山共识2025》。这份文件首次提出了"文明对话指标体系",包括相互尊重度、交流频度、合作深度等12项具体指标。起草委员会主席表示,这将为衡量不同文明间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文件特别强调要警惕"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的抬头,呼吁建立更加包容的全球文明观。

在闭幕式上,组委会宣布下届论坛将设立"文明对话创新奖",表彰在促进跨文明理解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同时还将建立"尼山文明对话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全球文明交流的典型案例。这些举措表明,尼山论坛正在从临时性的会议平台向常态化的文明对话机制转变。

正如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所言,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尼山论坛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文明共存共荣的道路。从儒家经典《论语》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古老智慧,到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呼唤,尼山论坛用十一年的坚守证明:文明差异不应成为隔阂的理由,而应成为创新的源泉。当各国代表手捧尼山脚下的一抔黄土踏上归程时,带走的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更是对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

这场跨越东西方的思想盛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关怀,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确定性。它告诉我们:文明的对话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人类的未来不应该是零和博弈的战场,而应当成为百花齐放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意义上,尼山论坛已经超越了地域限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致辞-让·路易·罗班松|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