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肥与药肥应用创新交流峰会-郭跃辉| 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金秋十月的齐鲁大地,宛如一幅铺展的锦绣画卷,迎来农业领域的年度盛典!第三十二届山东省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10月30日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同步,黄淮海种博会、山东畜牧会等系列农业盛会交相辉映。


30日上午9时,大会在火热气氛中拉开帷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研究员邵振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研究员束放,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绿色发展处一级调研员张曰林,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所长张耀中,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刘峰,山东省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孙永忠,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黄振鹏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非洲乍得共和国农业发展联合会会长奥利瓦、safiane(赛飞娜公司)总经理西多涅等国际嘉宾,以及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于凯、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孔高原、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万金红等。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跨境电商·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这场被誉为"农业全产业链风向标"的盛会,不仅搭建起一个融汇前沿技术、营销创新与趋势研判的高端对话平台,更将成为汇聚"产、学、研、推"核心力量的行业磁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翘楚将齐聚一堂,以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火花,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共同探索产业增长的新蓝海。
山东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农业科技高地,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扛起农业大省责任,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持续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站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新起点,本届展会以“创新·绿色·协同 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和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核心任务,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注入新动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0月30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新特肥与药肥应用创新交流峰会"将掀起本次盛会的首个高潮。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组委会成员、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专家郭跃辉教授在解读时强调:
"作为第32届山东植保双交会的旗舰论坛,这场峰会恰逢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系列活动的黄金时段,既承载着技术革新的使命,又肩负着国际交流的重任,堪称连接农业科技创新与全球贸易合作的重要桥梁。"这番掷地有声的论述,为这场即将到来的行业盛会描绘出更加宏伟的蓝图。


全球视野下
农业转型挑战
郭跃辉开篇即指出,当前全球农业正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球化肥使用效率下降17%,而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较上世纪90年代降低0.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欧盟“从农场到餐桌”战略要求2030年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形成新的绿色壁垒。“新特肥与药肥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范式革命。”郭跃辉强调,以聚谷氨酸肥料为例,其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氮肥利用率提升30%,这正是破解“减量不减产”难题的技术支点。
技术突破:
从实验室到田间
峰会发布的《2025中国药肥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我国功能性肥料市场规模已达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7%。郭跃辉重点解读了三大创新方向:
在缓控释技术领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锌镁双控”肥料,使小麦全生育期追肥次数从3次降至1次;在生物刺激素方面,海藻酸类肥料在山东苹果园的试验表明,果实糖度提升2.1度同时减少裂果率40%;而药肥合剂领域,先正达推出的“稻卫士”系列实现除草与追肥同步,每亩节省人工成本120元。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1+1>2”的协同效应。
国际经验
与中国实践
针对国际贸易新形势,郭跃辉对比分析了日本“生态积分”制度和荷兰“精准施肥云平台”的运作机制。他特别分享了山东寿光的实践:
通过将腐植酸药肥与滴灌系统结合,设施蔬菜种植实现化肥减量35%的同时,番茄出口合格率提升至99.2%。这种“技术包+服务链”的模式,正在被复制到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场展示的肯尼亚咖啡种植园数据尤为引人注目——采用中国药肥方案后,咖啡碱含量提升0.8%达到欧盟标准,每公顷增收达450美元。
渠道变革
与价值重构
面对农资行业“去中间化”趋势,郭跃辉提出“三维价值网络”构想:上游企业需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技术方案商,如金正大集团建立的200个作物营养研究院;中端经销商要升级为“田间管家”,广西某代理商通过配备无人机、土壤检测仪,服务半径从30公里扩展到100公里;终端则需构建“示范户社群”,河北案例显示,依托抖音快手的“云观摩”使新产品推广效率提升3倍。这种重构本质上是在打造“技术—服务—品牌”的新型价值链。
政策红利
与产业机遇
在解读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时,郭跃辉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现行补贴政策,使用符合标准的缓释肥每亩可获得40元补助,而药肥合剂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后,大型种植主体综合收益可增加8%-12%。他特别提醒关注10月刚修订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新规对含生物刺激素类产品开通“绿色通道”,评审周期缩短至90天,这将极大加速创新产品上市。
峰会尾声的互动环节,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采购商约瑟夫提问如何选择适合热带作物的药肥产品,郭跃辉建议参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作物—土壤—气候”匹配模型,并透露11月将在海南建立国际药肥验证中心。这个细节恰好印证了本次峰会“创新无国界”的主题,也为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当夜幕降临,会展中心外的“数字农业灯光秀”正演绎着养分分子与作物根系的神奇对话,这恰似中国农业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孕育的无限可能。正如郭跃辉所言:“我们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作物高产的故事,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范式。”这场思想碰撞的余韵,将持续激荡在黄淮海平原的麦浪里,飘香在东南亚果园的枝头间,最终化作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新特肥与药肥应用创新交流峰会-郭跃辉| 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热门关注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