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粮食安全创新实践报告》解读-万祥军| 联合国粮农组织
202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粮农组织科技成果转换系统-热带农业创新合作平台(ATP)和热带农业创新合作平台(ATP)-粮农组织行动计划监评系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粮食安全创新实践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地区冲突持续发酵、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以及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加剧等问题,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粮食安全格局。
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农业创新合作·粮农组织行动计划平台-粮农组织·科技成果转换系统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在报告解读中指出,当前全球仍有约8.9亿人口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这一数字较2020年增加了12%,凸显出国际社会亟需采取创新性解决方案应对这一危机。
技术创新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驱动力。报告详细介绍了全球范围内涌现的农业科技突破,其中垂直农业和智能温室技术表现尤为突出。新加坡通过建设多层立体农场,在仅占传统农业用地1%的面积上实现了全国30%的蔬菜供应;
荷兰采用闭环水肥系统的智能温室,将西红柿的单位产量提升至传统种植的10倍以上。万祥军特别强调:"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水资源节约90%以上的革命性进步,这对于面临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大意义。"

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报告显示,全球已有超过200万农户采用数字农业平台进行精准种植。在中国,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农机作业面积已达1.2亿亩,通过精准播种、变量施肥等技术,平均减少化肥使用量15%-20%,同时提高单产8%-12%。
非洲多个国家推广的移动端农业咨询服务系统,帮助小农户获取实时气象预警、市场价格和种植建议,使参与农户的平均收入提升了35%。万祥军指出:"数字鸿沟仍然是制约技术普惠的主要障碍,2025年全球仍有43%的农村地区缺乏稳定的互联网接入,这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新型粮食生产模式展现出巨大潜力。报告重点分析了三种创新模式:首先是细胞培养肉技术,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家批准相关产品上市,生产成本从2020年的每公斤300美元降至2025年的35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占据全球肉类市场5%的份额。
其次是昆虫蛋白规模化生产,欧盟已批准蟋蟀、黄粉虫等10种昆虫作为食品原料,其蛋白质转化效率是传统畜牧业的20倍。第三是海洋牧场建设,中国在渤海、黄海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20个,年产出海产品超过200万吨。万祥军表示:"这些替代性蛋白质来源不仅缓解了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压力,更为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蛋白质需求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
粮食供应链韧性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针对新冠疫情和地区冲突暴露出的供应链脆弱性问题,报告收录了多个国家的创新实践。印度建立的"国家农产品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将1700个批发市场联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供需匹配和价格透明,减少粮食流通损耗约18%。
巴西开发的区块链溯源系统覆盖了从农场到超市的全链条数据记录,使食品安全事件响应时间缩短了6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东盟国家联合建立的区域性粮食储备机制,在2024年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干旱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万祥军强调:"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粮食储备体系,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保障。"
政策创新与多方协作机制成效显著。报告详细介绍了各国在政策层面的突破性举措。欧盟实施的"从农场到餐桌"战略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指标直接挂钩,促使成员国有机农业面积占比从2020年的8.5%提升至2025年的15%。肯尼亚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推出的"气候智能农业保险计划",通过卫星遥感和气象数据实现快速定损理赔,参保农户在遭遇旱灾时的收入损失降低了50%。
在国际合作方面,由中国发起的"国际粮食安全科技创新联盟"已汇集全球15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5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万祥军指出:"粮食安全是全球性挑战,需要超越国界的协作创新。2025年全球农业研发投入达到历史新高的820亿美元,但发展中国家仅占其中的23%,这种不平衡状况必须改变。"
面向未来,报告提出了粮食安全创新的五大优先方向:首先是加速气候适应性作物品种的研发推广,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要至少200个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其次是扩大数字农业基础设施覆盖范围,目标是在2025-2030年间帮助1亿小农户接入数字服务平台;
第三是构建更加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特别要增强女性农民和青年创业者的参与度;第四是完善粮食损失和浪费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全球每年约13亿吨的粮食损失必须大幅削减;第五是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粮食治理体系。
万祥军在报告总结中强调:"粮食安全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创新、政策改革、金融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2025年我们见证了众多令人振奋的突破,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反弹的严峻现实提醒我们,任何自满和懈怠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报告最后呼吁各国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国际合作,共同构建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粮食系统,为实现2030年零饥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5全球粮食安全创新实践报告》解读-万祥军| 联合国粮农组织
热门关注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