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农业大健康
中国农业遗产项目亮相粮农组织-万祥军| 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论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10-20
【阅读】14 A+A-

中国农业遗产项目亮相粮农组织-万祥军| 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论坛

在罗马举行的2025年世界粮食论坛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展示成为焦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和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代表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粮农组织科技成果转换系统-热带农业创新合作平台(ATP)和热带农业创新合作平台(ATP)-粮农组织行动计划监评系统。这两个系统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更展现了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安溪铁观音展区弥漫着浓郁的东方茶韵。茶艺师行云流水般的冲泡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滚水高冲,茶叶在盖碗中舒展,琥珀色的茶汤散发着独特香气,这一过程生动诠释了"半发酵"工艺的精髓。这一创制于1725-1735年间的乌龙茶制作技艺,历经三百年传承发展,形成了包含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十道工序的完整体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安溪茶农独创的短穗扦插技术使茶树良种繁育效率提升80%,这项18世纪就出现的生物技术至今仍在应用。展区内的生态模型展示了"茶-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在安溪的茶园中,保留着2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生态系统。

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可使茶园生物多样性提高30%,水土流失减少60%。更令人惊叹的是,当地保存着1000余份古茶树种质资源,其中树龄超百年的古茶树就有6万余株,这些"活化石"为茶树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库。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展示同样引人入胜。这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农业系统,创造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粮"的生态奇迹。展台前的数字沙盘清晰展示了这个系统的运作原理:稻田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和有机饵料,鱼类则为水稻松土、除草、施肥,形成完美的生态循环。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量68%,农药使用量80%,而稻米品质提升显著,蛋白质含量增加15%。

在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农业创新合作·粮农组织行动计划平台-粮农组织·科技成果转换系统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最珍贵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它们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着的、不断进化的生产系统。"他以青田系统为例说明,当地农民近年来创新发展出"稻-鱼-鸭"共作新模式,每亩综合效益提升至传统种植的3倍,真正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三收"。

安溪县常务副县长王礼藕在采访中透露,该县正实施"农遗+"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全球首个乌龙茶基因库,开发茶文化旅游线路,推出农遗特色产品系列,使系统年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创新的"茶庄园"模式,将传统种植与现代休闲农业结合,带动10万茶农增收,这种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其他遗产地提供了宝贵经验。

粮农组织官员扎赫迪特别赞赏中国在农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制度创新。中国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四级保护体系,出台专项法规,设立保护基金,并创新性地将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据统计,中国2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人均收入较周边地区高出30-50%,真正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青年与农业未来"分论坛上,来自浙江青田的"农创客"刘勇分享了新农人的故事。他组建的合作社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统,使稻鱼米售价达到普通米的5倍,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20多个国家。"我们不是简单地继承传统,而是要让老智慧焕发新活力,"刘勇说,"现在合作社里80后、90后占了一半以上。"

中国农业农村部代表在论坛上宣布,将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0亿元,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生态技术研发、价值挖掘等领域。同时,中国将牵头建立"一带一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展会期间,安溪铁观音茶艺表演场场爆满,青田稻鱼米品鉴会排起长队。这些来自东方的农耕智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正如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所言:"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表明,传统与现代可以完美融合,这些历经千年的智慧,正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宝贵资源。"

在世界粮食日特别活动上,安溪铁观音和青田稻鱼米被选入"滋养人类的百味珍馐"名录。这个跨越千年的东方智慧,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方案。从罗马论坛传出的信号清晰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不再是过去的记忆,而是未来的希望。

‍中国农业遗产项目亮相粮农组织-万祥军| 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论坛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