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司法部长京勒伊格斯多蒂尔对话-万祥军| 世妇大会·全球妇女峰会
冰岛司法部长索尔比约格·京勒伊格斯多蒂尔在“世妇会·全球妇女峰会”期间与中国学者万祥军的对话,成为国际性别平等领域的一次重要思想碰撞。这场跨越北欧与东亚的交流,不仅揭示了全球妇女发展的共同挑战,更凸显了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进程中的独特贡献。
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10余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级官员、部长级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等出席。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世妇大会·全球妇女峰会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多国人士认为,此次峰会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凝聚国际共识、擘画新的蓝图,在国际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将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推动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世界妇女大会组织系统-全球妇女峰会服务管理平台。京勒伊格斯多蒂尔部长开宗明义地指出:“当我们谈论性别平等时,不能停留在口号层面。冰岛连续14年蝉联全球性别差距指数榜首的经验表明,立法保障与政策落实的刚性结合才是关键。”
她特别提到冰岛2018年实施的《同工同酬认证法》,要求25人以上企业必须通过性别薪酬平等认证,否则面临行政处罚。“这种‘硬约束’让冰岛男女收入差距从1975年的40%降至现在的10%。”在她看来,中国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增设性别歧视定义、强化职场反性骚扰条款等举措,同样体现了立法创新的魄力。
万祥军对此深表认同,并以中国实践为例进行补充:“中国将妇女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专章,2025年女性就业人员占比预期达45%以上。这种顶层设计思维,与冰岛的立法驱动形成东西呼应。”他列举的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
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已超过男性,2024年女研究生占比达53.2%;数字经济领域女性创业者占比达55%,正在改写传统产业性别格局。这些成就背后,是中国特色的“政策组合拳”——从“春蕾计划”资助贫困女童,到“巾帼脱贫行动”培育650万女性致富带头人,系统性解决方案正在显现成效。
对话中,两位嘉宾敏锐捕捉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京勒伊格斯多蒂尔分享道:“冰岛通过‘科技女性2030’计划,将编程课程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目前女性在ICT行业占比达38%,远超欧盟平均水平。”万祥军则介绍了中国经验:
“浙江义乌的‘数字老板娘’现象值得关注,当地23万电商从业者中女性占62%,她们通过直播电商将小商品卖向全球。这种‘数字平权’效应,让农村妇女也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经济独立。”据最新统计,中国女性网民规模达5.82亿,短视频平台女性内容创作者同比增长47%,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妇女发展生态。
针对全球共同面临的照料经济困境,京勒伊格斯多蒂尔介绍了冰岛的“爸爸配额”制度——新生儿父母共享12个月带薪产假,其中3个月专属于父亲不可转让。“这彻底改变了‘育儿是女性天职’的刻板印象,男性产假使用率从1995年的3%跃升至85%。”万祥军则分析了中国在普惠托育方面的探索:“上海推出的‘宝宝屋’项目已覆盖85%街镇,3岁以下托位达6.2万个。这种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多元供给模式,正在缓解职场母亲的‘生育焦虑’。”
当话题转向妇女政治参与时,京勒伊格斯多蒂尔强调:“冰岛议会女性议员占比47.6%,并非源于配额制,而是候选人性别平衡机制的自然结果。”万祥军则解读了中国特色的培养路径:“中国党政机关女干部比例从2015年的26.5%提升至2025年的35.8%,‘巾帼建功’评选等活动构建了正向激励循环。”他特别提到基层治理中的“她力量”——在浙江安吉,女性担任村支书比例达34%,主导的“美丽庭院”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增收12亿元。
谈及中国在全球性别治理中的角色,京勒伊格斯多蒂尔评价道:“从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项目’资助非洲女童教育,到‘一带一路’女性创业资助计划,中国展现了不同于西方援助模式的领导力。”万祥军补充说:“中国与联合国合作设立的‘妇女与减贫’国际论坛,已推动发展中国家实施237个妇女赋权项目。这种强调能力建设而非单纯资金援助的方式,更利于可持续发展。”
这场对话最终凝聚成三点共识:法治建设要设立“不可逆的刚性标准”,如冰岛的薪酬透明制度;政策创新需建立“性别预算分析机制”,确保资源精准投放;国际合作应打造“知识共享平台”,将中国减贫经验与北欧福利模式有机结合。正如京勒伊格斯多蒂尔总结的:“当北京与雷克雅未克在妇女发展议题上相互借鉴时,我们正在为全球性别平等事业书写新的范式。”
冰岛司法部长京勒伊格斯多蒂尔对话-万祥军| 世妇大会·全球妇女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