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我的主题
蒙古国副总理演讲-额尔登巴特|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9-09
【阅读】8 A+A-

蒙古国副总理演讲-额尔登巴特|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2025年9月3日,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蒙古国副总理额尔登巴特发表的主旨演讲引发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这位草原之国的重要领导人以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开场:"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绿色通道'试点,生鲜农产品通关时间实现了从72小时到6小时的革命性突破。"这一数字背后,不仅折射出三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变革,更预示着欧亚大陆跨境物流体系正在经历的历史性重构。

在演讲中,额尔登巴特详细回顾了"绿色通道"的诞生历程。2024年冬季,当首批蒙古国冷冻羊肉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滞留口岸时,三国海关部门连夜召开视频会议,最终催生了这项创新机制。通过预先申报、智能验放、全程冷链监控等22项具体措施,今年夏季运输的时令果蔬平均损耗率从18%骤降至2.3%。

"我们用技术手段重构了传统通关流程,"副总理特别展示了一段二连浩特口岸的实景视频:装载着俄罗斯帝王蟹和蒙古有机羊肉的集装箱列车,正通过智能识别系统自动完成通关手续,整个过程仅耗时5小时47分钟。这一突破性进展背后是三国基础设施的深度互联。额尔登巴特透露,中蒙俄已建成覆盖主要口岸的"数字走廊",包括47个温湿度传感节点和12套跨境溯源系统。

在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通道,采用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运单实现三国海关数据实时共享,单次申报重复使用率高达91%。更令人瞩目的是,三国联合开发的"生鲜产品智能通关算法",通过机器学习已能提前72小时预测通关峰值,使口岸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

民生改善是演讲中最动人的篇章。副总理列举了蒙古国东部牧民巴特尔的案例:过去其家庭牧场的新鲜马奶需要三天才能运抵呼和浩特超市,现在清晨挤奶的制品当晚就能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售价提高30%的同时运输成本降低45%。

类似的故事正在三国边境地区不断上演——俄罗斯远东的草莓种植园、中国河套地区的温室蔬菜、蒙古戈壁地区的有机羊肉,都因这条"绿色动脉"焕发新生机。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经该通道运输的农产品总值已达17.8亿美元,带动沿线20万农牧民人均增收1200美元。

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绿色通道"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通过推广电动冷藏车和光伏制冷集装箱,试点线路的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62%。额尔登巴特特别提到中蒙边境的扎门乌德智慧口岸:其新建的跨境生态监测系统,能实时追踪300公里运输半径内的草场退化情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这种将贸易便利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已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典范。

在演讲后半程,副总理勾勒出更宏伟的蓝图:计划将试点扩展至矿产、医疗器械等8个新领域,并筹建覆盖三国15个主要城市的"数字化贸易走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蒙俄跨境冷链大数据平台建设,该平台将整合三国2400家企业的供应链数据,预计可使区域物流成本再降25%。"我们正在创造的不是简单的运输通道,"额尔登巴特强调,"而是一个深度融合的跨境经济生态系统。"

演讲结束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个诞生于北纬45度的创新实践,正在改写欧亚大陆的经贸规则。从西伯利亚铁路的汽笛声到"数字走廊"的数据流,从游牧民族的马背到智能口岸的机械臂,中蒙俄三国用72小时到6小时的"速度革命",向世界证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能够构建起高效共赢的合作范式。

正如额尔登巴特所言:"当新鲜的羊排从乌兰巴托早餐桌到北京晚餐桌仍保持着适宜口感时,这就是当代丝绸之路最生动的注脚。"“站在2025年的历史坐标回望,这条绿色通道已超越单纯的物流革新,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主导人-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

万祥军说:“它用技术消弭地理隔阂,用规则对接取代行政壁垒,用民生温度融化制度坚冰。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蒙俄三国的实践或许正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着某种启示:真正的互联互通,始于口岸却不止于口岸,关乎速度更关乎共同发展的决心。”

蒙古国副总理演讲-额尔登巴特|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