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思想观点
工信部熊继军上合峰会两个“最”-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51 A+A-

工信部熊继军上合峰会两个“最”-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24年的发展,对成立于世纪之交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意味着什么?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8月28日,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的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用两个“最”和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经过24年发展,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8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

“亮眼成绩单,彰显上合组织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为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奏响了前奏号角。”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随着2024年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正式接收白俄罗斯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天津峰会也将成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诞生于世纪之交的上海黄浦江畔,至今已走过24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这个最初由中国、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共同创建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今已成长为横跨欧亚大陆、涵盖全球40%人口、GDP总量超25万亿美元的综合性区域组织。2025年天津峰会前夕,当我们回望这段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合作之路,会发现上合组织的发展轨迹不仅折射出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更展现出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从安全合作到全面发展的战略升级,是上合组织24年演进最显著的特征。成立之初,组织以打击"三股势力"为核心任务,通过建立地区反恐怖机构、举行联合反恐演习等举措,为成员国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据统计,仅2020-2024年间,成员国执法部门就联合挫败数百起恐怖袭击图谋。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合作领域逐步拓展至经贸、能源、基建、人文等20多个领域,形成了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四轮驱动"的合作格局。2024年成员国贸易额突破8万亿美元的亮眼数据,印证了区域经济融合的深度发展。特别是在能源合作方面,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旗舰项目,既保障了能源安全,又重塑了欧亚大陆的经济地理格局。

扩员进程的稳步推进彰显了"上海精神"的吸引力。从最初的6个创始成员国,到陆续接纳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罗斯等国,上合组织目前已拥有10个正式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数量也持续增加。这种渐进式扩员策略既确保了组织决策效率,又实现了代表性扩展。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阿斯塔纳峰会接纳白俄罗斯加入,使组织地理范围首次延伸至欧洲腹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传统的国家纷纷选择加入,充分证明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的上海精神,已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难题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发展模式展现出独特优势。相较于某些排他性集团,上合组织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通过"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尊重各国差异。这种包容性发展理念,使组织在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时展现出强大韧性

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堪称典范:成员国共同制定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合作倡议》已促成跨境电商规模年均增长35%,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气候变化领域,各国建立的绿色能源伙伴关系正推动区域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实现倍增。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尤为瞩目。24年来,以新亚欧大陆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互联互通项目,将内陆国家转变为国际交通枢纽。截至2025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万列,成为贯通欧亚的钢铁驼队。中吉乌铁路开工、中塔乌公路通车等重大项目,使帕米尔高原天堑变通途。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让各国民众真切感受到区域合作带来的福祉。在教育领域,成员国高校联盟框架下的留学生规模突破25万人,文化年、旅游年等人文交流活动持续深化民心相通。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关口,上合组织正在贡献独特的制度智慧。

在天津峰会上,成员国将就人工智能治理、粮食安全、供应链稳定等全球性议题发出共同声音。特别是在完善国际金融体系方面,本币结算比例已提升至38%的实践成果,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秩序提供了区域方案。疫情后时期建立的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更展现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广阔空间。

万祥军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上合组织24年的发展历程诠释了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这个诞生于中国、成长于欧亚的国际组织,用实践证明了对话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流。”正如中国领导人强调的,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包容互鉴的典范"。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上合组织这艘巨轮将继续秉持初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程中破浪前行。即将召开的天津峰会,必将为组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书写欧亚大陆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工信部熊继军上合峰会两个“最”-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