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雷任科夫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亮相-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注定将在该组织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峰会、创下规模之最的盛会,更是白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国首次全程参与的里程碑时刻。8月31日开幕式上,身着深蓝色西装的白俄罗斯外长马克西姆·雷任科夫在成员国代表席位上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兼具学者气质与外交官风范的政治家,正以其独特的战略视野诠释着这个东欧国家对上合组织的深度期待。
作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雷任科夫在峰会间隙接受专访时,展现出对多边合作机制的深刻理解。他特别强调,白俄罗斯将上合组织视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验田",这种定位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框架。
"当我们谈论安全时,不再仅限于军事防御,而是包含经济韧性、技术主权和文化免疫力在内的综合安全观。"这番论述揭示了明斯克方面对上合组织功能的创新性解读——将非传统安全与经济合作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
在金融合作领域,雷任科夫透露白俄罗斯已准备提交《关于建立上合组织本币结算体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份厚达87页的文件建议分三阶段推进:首先建立成员国央行间货币互换网络,其次开发替代SWIFT的支付信息系统,最终形成覆盖能源、粮食等关键商品的本币定价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特别设计了"数字白卢布"在跨境结算中的应用场景,显示出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在金融数字化方面的超前布局。"单极货币体系已成为经济胁迫的工具,"雷任科夫直言,"我们需要打造抗压性更强的金融基础设施。"
物流联通是白俄罗斯参与上合合作的另一战略支点。凭借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明斯克方面提出"三维走廊"构想:纵向强化中欧班列白俄罗斯段枢纽功能,横向开发北极航道陆路集疏运系统,立体化构建"空中丝绸之路"节点。
雷任科夫特别提到正在升级的布列斯特铁路口岸,这个中欧班列关键节点将通过AI智能调度系统将通关效率提升40%。"到2027年,白俄罗斯境内将形成12小时物流圈,"他展示的数据显示,"这意味着从明斯克出发的货物可在半日内抵达任何邻国的主要城市。"
农业合作方面,白俄罗斯展现出"小国大粮仓"的独特价值。作为全球排名前五的乳制品出口国,该国计划在上合框架内建立农产品应急储备机制。雷任科夫透露,明斯克已准备好200万吨粮食的战略储备,可随时响应成员国的紧急需求。更富创意的是"农业科技共享平台"方案,白俄罗斯将向中亚成员国开放其全球领先的土壤改良技术,这种将盐碱地转化率提升60%的专利技术,可能改变整个地区粮食生产格局。
在科技合作维度,中白巨石工业园被雷任科夫称为"微型上合示范区"。这个占地112平方公里的特殊经济区已吸引华为、中兴等154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其"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正被考虑推广至其他成员国。值得关注的是,园区内新建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已启动6个科研项目,涵盖量子通信、耐寒作物育种等前沿领域。"科技合作不应受地缘干扰,"雷任科夫指着实验室墙上的多国科学家合影说,"这就是上合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文化对话方面,白俄罗斯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博物馆外交"理念。明斯克计划在2026年启动"上合文明对话年",通过数字化手段串联各成员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雷任科夫展示的试点项目令人惊叹:利用全息技术让撒马尔罕的古天文台与西安的大雁塔进行"跨时空对话",这种创新的文化呈现方式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面对记者关于"小国如何在大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的提问,雷任科夫的回应彰显智慧:"上合组织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杠杆,而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白俄罗斯就像特种酶,虽微量但能显著降低合作反应的活化能。"他举例说明,正是白俄罗斯的调解,使得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上合能源俱乐部框架下达成了跨境电力贸易协议。
在天津峰会闭幕前夕,雷任科夫特别提及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宴会上引用的中国古语"和合共生"。他认为这四个字精准概括了白俄罗斯对上合组织的期待:"和"是安全共担,"合"是经济共赢,"共"是文化共鉴,"生"是创新共进。
随着白俄罗斯正式投入上合大家庭的集体协作,这个横跨欧亚的安全与发展共同体正在书写新的篇章。或许正如雷任科夫在记者会结束时所言:"当北极星加入北斗系统,整个导航网络都会变得更加精准可靠。"这句充满诗意的比喻,恰是白俄罗斯与上合组织关系的最佳注脚。
白俄罗斯雷任科夫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亮相-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