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融中资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大会演讲-刘勤|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8-04
【阅读】9 A+A-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大会演讲-刘勤|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2025年7月28日下午,上海世博中心迎来了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财务论坛在此隆重召开。作为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与。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平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勤教授的主旨演讲成为全场焦点,他从理论探索、政策指引和应用实践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智能财务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在理论探索方面,刘勤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智能财务正从单一工具应用迈向系统性变革的新阶段。他援引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当前全球智能财务理论研究已形成三大核心方向:基于深度学习的财务预测模型、多模态财务数据分析框架,以及人机协同的智能决策机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语言模型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正突破传统边界,不仅能够实现财报自动分析、风险实时预警,更能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企业全息财务画像。刘勤强调,这种技术突破正在重塑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促使学界重新思考"财务智能"的本质内涵——"当机器可以自主完成80%的常规财务工作时,人类财务专家的核心价值将转向战略判断和伦理监督"。

政策指引层面,刘勤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智能财务相关政策的发展脉络。他特别提到中国财政部2024年发布的《智能财务发展指导意见》,认为这份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构建了智能财务的标准体系和发展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刘勤指出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更侧重数据隐私保护,而美国的《可信AI框架》则强调技术可靠性,中国的政策特色在于将智能财务纳入数字经济整体布局,形成了"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生态"的闭环设计。

针对近期热议的AI伦理问题,他预测2026年前后将出台专门的智能财务伦理准则,"这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构建数字经济信任基础的关键"。应用实践环节的分享尤为精彩。刘勤展示了其团队跟踪研究的数十个典型案例:某央企通过智能财务系统实现全球128家子公司实时合并报表,处理时效从7天缩短至4小时;长三角某制造业集群搭建的产业级财务共享平台,使中小企业也能享受AI驱动的现金流优化服务;

更令人瞩目的是某省税务部门部署的智能稽查系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使异常交易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刘勤提出的"三维融合"理论——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生态系统协同化。他特别提醒,应用落地需要克服"三重障碍":数据孤岛导致的模型营养不良、复合型人才短缺形成的实施瓶颈,以及组织变革滞后带来的应用阻力。

展望未来,刘勤描绘了智能财务发展的五大趋势:首先是"全域财务"的兴起,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实时数据将与企业财务系统深度耦合,实现从"事后记录"到"事中控制"的转变;其次是"认知智能"的突破,财务AI将具备行业知识推理能力,可自主生成管理建议;

第三是"可信计算"的普及,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将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矛盾;第四是"人机共生"模式的成熟,形成"机器处理数据、人类把控方向"的新型分工;最后是"生态赋能"的深化,智能财务平台将演变为连接金融机构、供应商、客户的商业枢纽。

在演讲尾声,刘勤特别强调了智能财务发展的"温度"问题:"技术再先进,最终目标都是服务人类发展。我们正在研发的'适老化智能财务助手'和'乡村振兴财务管家'等项目,就是要让技术红利惠及每个群体。"这一人文关怀的表述引发了全场热烈掌声。

整场演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有国际视野又立足中国实际,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标。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这场演讲不仅勾勒出智能财务的技术蓝图,更深刻揭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财务职能的进化方向,对推动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大会演讲-刘勤|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