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融中资
智能大会《财务数智化转型上海倡议》万祥军|国融中公共事业管理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8-04
【阅读】10 A+A-

智能大会《财务数智化转型上海倡议》万祥军|国融中公共事业管理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财务领域的智能化变革正迎来关键转折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财务论坛发布的《财务数智化转型上海倡议》,以五项突破性行动纲领为全球财务智能化发展绘制了路线图。万祥军解读说:“这份凝聚国际共识的倡议,不仅回应了当前财务智能化率仅31%的现状,更着眼于麦肯锡预测的68%未来增长空间,其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将重构全球企业财务管理生态。”

跨国认证体系:

构建技术互认的"世界语"

针对全球财务智能系统标准碎片化问题,倡议首推跨国认证体系建设。参考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体系将建立算法透明度、数据可追溯性、系统鲁棒性三大核心认证维度。

用友网络等企业已在跨境电子发票识别场景实现90%以上的跨国互认准确率,证明技术标准统一可显著降低跨国企业的合规成本。这套认证机制如同财务AI的"巴塞尔协议",预计可使跨国企业财务系统对接效率提升40%,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化基建提供标准接口。

场景应用白皮书:

解码落地实践的"密码本"

倡议提出编制的《全球财务智能场景应用白皮书》,将系统梳理200+典型应用案例。

从中国发展的智能税务稽查系统到新加坡的跨境支付智能合约,白皮书首次建立场景成熟度评估矩阵,按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合规风险三维度进行分级标注。这种"菜谱式"指南特别有助于新兴市场国家规避技术应用陷阱,比如非洲某银行参照类似方案后,其智能风控系统误判率从15%降至3%。白皮书还将设立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同步演进。

伦理治理委员会:

打造负责任的"刹车系统"

面对AI财务决策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倡议创新性提出设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伦理治理委员会。

该机构将制定《财务AI伦理评估框架》,重点监控算法歧视、数据主权、责任追溯等12类风险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案例显示,某省国资委在试点智能国资监管系统时,通过嵌入伦理评估模块,成功避免了对民营企业3.2亿元的错误资产冻结。这种"治理前置"模式正在成为G20国家监管共识,既保障技术创新空间,又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全球算法大赛:

激发技术创新的"奥林匹克"

借鉴ImageNet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成功经验,倡议主张举办聚焦财务场景的全球算法大赛。赛事将开放包括企业信用评估、跨境税务合规、供应链金融等在内的10大赛道,中国日报网报道显示,前期测试赛已吸引67国团队参赛,其中印尼团队研发的伊斯兰金融智能合规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题,预计大赛成果转化可使参赛企业平均获客成本下降28%。

中小企业赋能平台:

铺设普惠发展的"快车道"

针对中小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90%却仅贡献20%智能化应用的现状,倡议特别设计模块化赋能平台。该平台集成智能记账、税务申报、现金流预测等基础功能,采用"乐高积木"式架构,企业可自由组合所需服务。用友网络实践表明,这种模式能使中小企业实施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2周,初期投入降低85%。平台还将建立知识图谱共享机制,使巴西咖啡出口商的经验能直接赋能埃塞俄比亚种植户,真正实现"智能红利"的全球流动。

万祥军指出:“在这五项举措协同作用下,财务智能化正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建设。中国在电子发票、智能稽核等领域的实践表明,当技术标准、伦理规范、应用场景形成闭环,行业智能化渗透率可出现年均15%的跃升。”

正如倡议所强调的,财务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全球商业文明的重构——通过建立可信AI框架,让技术创新既能释放2.3万亿美元管理效能,又能确保增长红利为各国共享。这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范式,或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基准。

智能大会《财务数智化转型上海倡议》万祥军|国融中公共事业管理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