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经信研究
社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十大议题2025-万祥军|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14 A+A-

社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十大议题2025-万祥军|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7月27日上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社会科学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馆隆重举行。作为本届大会最具前瞻性的分论坛之一,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与路径创新。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论坛上,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徐婷婷代表学术研究共同体发布了《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十大议题(2025)》,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正式进入"智能融合"新阶段。

“发布的十大议题聚焦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关键问题,呈现三大鲜明特征。”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首先是系统性,议题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主要学科门类;其次前瞻性,如"生成式AI对知识生产体系的颠覆性影响"等议题直指未来5-10年的学科发展痛点;最后是实践性,每个议题都配有具体的应用场景研究建议。

徐婷婷在发布时特别强调:"这不仅是学术命题,更是时代命题,需要学界与产业界共同作答。"在经济学领域,"智能算法重塑宏观经济预测模型"被列为首要议题。复旦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李教授在圆桌讨论中指出,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面对高频、多维的实时经济数据已显乏力,而深度学习模型在CPI预测、产业链波动监测等方面展现出90%以上的准确率提升。

但同时也面临"算法黑箱"带来的政策解释性挑战,这正是下一阶段需要突破的研究重点。法学研究方面,"人工智能立法中的价值对齐问题"引发热烈讨论。中国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中心团队展示的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已有47个国家开展AI专门立法,但如何将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抽象价值编码为算法可识别的参数,仍是待解难题。

论坛现场,来自欧盟的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法案》实施半年来的司法实践案例,为这一议题提供了国际比较视角。教育学议题"个性化学习系统的伦理边界"同样备受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K12阶段AI教育产品渗透率已达62%,但过度依赖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效应日益凸显。该实验室提出的"双引擎驱动"模型——即结合教师经验与算法分析的混合决策机制,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社会学分会场围绕"社交机器人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展开了激烈辩论。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的最新田野调查发现,使用情感陪伴型AI的老年群体,其线下社交活动频率反而提升了23%,这一反直觉现象挑战了"技术导致人际疏离"的传统认知。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者则从文化差异角度补充了亚洲社会的特殊性案例。

心理学领域提出的"AI心理治疗师的可信度构建"议题,则展现了技术应用的温情一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临床对照试验显示,在轻度抑郁干预方面,AI系统的治疗效果已达到资深咨询师85%的水平。但研究团队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增强而非替代人类专业能力"这一根本原则。

值得关注的是,十大议题中有三项直指方法论创新。"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革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议题下,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平台展示了如何运用视觉分析算法解构历史档案,将传统文献研究效率提升40倍;"虚拟社会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议题则突破了传统社会科学实验的时空限制;而"因果推理与机器学习融合模型"更是有望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反事实推断"这一世纪难题。

在政策研究层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责任框架"引发了跨学科讨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使用的AI辅助决策系统存在明显的"技术依赖症",需要建立包括算法审计、人类否决权在内的多重保障机制。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政策制定者的积极回应。

论坛最后设置的"青年学者创新工作坊"成为亮点。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研究员演示了用大语言模型重构《资本论》知识图谱的突破性尝试,而上海社科院团队则分享了如何用强化学习算法模拟社会治理政策的传导效应。这些探索生动诠释了徐婷婷在闭幕致辞中强调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革命已然到来"。

万祥军指出:“此次发布的十大议题不仅为学术界指明了方向,更搭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框架。”他表明:据透露,上海市已将"社会科学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建设列入2025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首批开放课题将围绕十大议题展开攻关。正如论坛共识所言,当社会科学遇上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工具叠加,而是认知维度的根本性拓展,这场深度交融必将重塑人类对复杂社会系统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社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十大议题2025-万祥军|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