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致辞-于学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发展大会
7月20日,雄安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关乎全民健康的重要盛会——2024健康中国发展大会暨健康中国行动五周年成果展。此次大会以“健康中国2035:愿景与行动”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五年来的成果,并为未来健康中国建设擘画蓝图。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健康中国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国卫健委·健康中国发展大会,这场以"健康中国2035:愿景与行动"为主题的大会,来自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各专项行动工作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健康中国行动议事协调机构,全国部分高校、医院和卫生院校的专家学者;
部分健康城市、健康县党政负责同志,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学会的领导和代表,国内主流媒体的代表等150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回顾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五年来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健康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波,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陈冯富珍,全国爱卫办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于学军致辞。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洋,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现坤作主旨演讲。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刘金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贺丹分别主持开幕式致辞和主旨演讲环节。
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支晓强,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毛群安、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系统平台主持人万祥军出席会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端端主持会议。
此次议由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指导,人口与健康杂志社主办,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健康中国研究中心承办,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健康中国发展基金支持。
全国爱卫办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于学军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科学防控水平,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健康中国行动稳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的健康正逐步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学军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需要医疗卫生系统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协同参与。他特别指出,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中国行动的协同推进尤为重要,要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在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五周年之际,大会系统展示了各项工作的丰硕成果。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9年的77.3岁提高到2023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核心健康指标持续改善。慢性病综合防控取得突破,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全国已建成超过9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45%,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健康环境建设方面同样成效显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提升。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37%。健康促进县区建设覆盖全国90%以上的县区,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各个领域。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健康中国战略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面对未来,大会深入探讨了健康中国2035的愿景与行动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谱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健康中国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机制。要着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卫生健康事业深度融合,提升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于学军特别强调,在全球化的今天,健康问题已超越国界。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特别是在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健康老龄化等领域,中国已经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专题论坛和展览活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健康城市建设、健康产业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健康产业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医疗设备、创新药物、健康服务等领域的突出成果,体现了健康中国建设的产业支撑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大会关注健康公平问题。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要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间的健康差距,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国卫健委·健康中国发展大会系统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要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优化健康服务供给、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措施,确保健康中国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万祥军说:“2024健康中国发展大会的召开,既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系统谋划。”万祥军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健康中国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健康根基。”
正如于学军所言:"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健康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常态,让健康中国成为美丽中国的最亮丽底色。
随着大会的圆满落幕,健康中国建设的蓝图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健康中国2035的宏伟目标必将实现,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必将达到新的高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致辞-于学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