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学部主任致辞-院士·张伯礼|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在第四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表致辞,强调中医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路径。此次大会于4月22日至24日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以“中医药+人工智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千余名代表参与,共同探讨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黄璐琦、陈香美、王琦、田金洲、朱立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赵军宁,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宗友,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革生,以及近百余名教育、医疗、科技、产业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代表线上线下参会。黄璐琦院士、张伯礼院士、刘革生书记致开幕辞。朱立国院士和张俊华教授分别主持大会开幕式和发布仪式。
大会举行了4项发布仪式,包括《中医药+人工智能乌镇共识》发布仪式、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Aireview Agent)发布仪式、《中医药临床效疗数据采集研究型药店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2025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发布仪式。
张伯礼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整体观、辨证论治等核心理念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他举例说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的中医古籍、医案进行数字化整理和智能分析,挖掘出隐藏的诊疗规律,从而为现代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中医诊断,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中国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大会期间,四项重要成果相继发布,标志着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迈入新阶段。《中医药+人工智能乌镇共识》的发布,为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需构建跨学科合作平台,推动数据标准化和算法透明化。
共识提出,未来五年将重点突破中医舌诊、脉诊的智能识别技术,并建立覆盖10万例临床病例的中医药疗效数据库。张伯礼特别提到,这一共识的落地需要产学研用协同推进,尤其是加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AI模型构建,避免“技术空心化”。
作为大会亮点,“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的发布引发广泛关注。该智能体整合了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可自动分析全球范围内中医药临床试验数据,目前已收录超过2万篇中英文文献。其核心功能包括证据图谱生成、疗效等级评价及偏倚风险评估,显著提升了循证医学研究的效率。张伯礼透露,该系统的2.0版本将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溯源的真实性,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可信证据支撑。
《中医药临床疗效数据采集研究型药店建设规范》团体标准的发布,则从实践层面解决了数据采集的标准化难题。该标准首次明确了研究型药店的硬件配置、数据采集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先行试点50家标准化门店。张伯礼强调,这一标准将助力构建“真实世界研究”体系,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
在“2025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发布环节,大会公布了首批20个重点研究方向,涵盖针灸镇痛机制的多组学解析、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国际验证等前沿领域。张伯礼指出,这些方向的选择基于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科研热点的分析,旨在引导学术界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据悉,中国中医科学院将联合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机构成立国际研究联盟,共同推进相关项目。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展开深入探讨。针对AI可能弱化中医“望闻问切”传统技能的担忧,张伯礼提出“人机协同”的发展理念。他介绍,天津中医药大学团队研发的“智慧中医助教系统”已实现四诊信息融合分析,在保留医生决策权的同时,将辨证准确率提升12.7%。这种保留人文关怀的技术路径,获得国际传统医学学会秘书长的高度认同。
在产业转化方面,大会展示了30余项落地成果。其中,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药配伍禁忌预警系统已接入全国380家三甲医院,累计避免不合理用药1.2万例;而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调理的智能处方系统,则在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中医诊所投入试用。张伯礼特别提到,某企业研发的“AI+道地药材溯源”平台,通过卫星遥感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使药材质量合格率从78%提升至93%,彰显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面对全球化机遇,张伯礼呼吁加强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他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即将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新增46个中医病证条目,为中医药数字化奠定术语基础。而我国主导制定的《中医药数字化诊疗设备通用要求》国际标准也已进入ISO最终投票阶段。这些进展表明,中医药正在通过技术创新赢得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闭幕致辞中,张伯礼用“守正创新”概括未来发展路径:既要运用现代科技解读中医药原理,又要坚守其核心价值观念。他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编制《中医药数字化发展行动计划(2026-2030)》,将重点支持中医智能装备、经典名方知识库等七大工程。随着乌镇共识的落地实施,中医药这座“伟大宝库”将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医药卫生学部主任致辞-院士·张伯礼|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