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大健康医药
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发布-万祥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8 A+A-

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发布-万祥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4月22日至24日,以“中医药+”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这场汇聚了国内外中医药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企业代表的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最新成果,更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黄璐琦、陈香美、王琦、田金洲、朱立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赵军宁,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宗友,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革生,以及近百余名教育、医疗、科技、产业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代表线上线下参会。黄璐琦院士、张伯礼院士、刘革生书记致开幕辞。朱立国院士和张俊华教授分别主持大会开幕式和发布仪式。

大会举行了4项发布仪式,包括《中医药+人工智能乌镇共识》发布仪式、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Aireview Agent)发布仪式、《中医药临床效疗数据采集研究型药店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2025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发布仪式。

大会期间,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的发布成为焦点,标志着中医药研究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时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医药,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浪潮中不断焕发新生。本次大会选择在乌镇——这个兼具千年水乡底蕴与互联网基因的舞台召开,本身就蕴含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深意。

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而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医药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了全新路径。据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0%的三甲中医医院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建设,中药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达25%。

“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的发布堪称本次大会的里程碑事件。这套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系统,首次实现了对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智能化升级。”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负责人万祥军解读表明: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超过200万份古今医案、50余万例临床试验数据,构建起多维度的疗效评价模型。

万祥军说:“演示环节中,智能体仅用3分钟就完成对某治疗糖尿病中药复方的循证等级评定,其评估结果与传统专家委员会耗时两周得出的结论吻合度达92%。”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主题报告中强调:"这套系统不是要替代专家,而是通过量化分析帮助医生突破经验医学的局限,让'有效'的中医药能够用现代科学语言说话。"

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渗透正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在中药研发环节,北京某科技企业展示的"AI+分子对接"技术,将新药筛选周期从传统的3-5年缩短至6-8个月;在临床诊疗方面,上海研发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能辨识300余种舌象特征,准确率超过90%;

而在药材溯源领域,区块链与AI的结合使得从种植到炮制的全流程可追溯成为现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会设立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上,90后研究者带来的"知识图谱构建中医证候关系网络"项目,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中医药智能化的创新思考。

跨境合作成为本次大会的鲜明特色。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处官员通过视频连线表示,中国在中医药智能化方面的探索为全球传统医学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德国某医疗集团公布的"中德智能针灸机器人联合研发计划",预示着中医药智能化技术开始走向国际舞台。而东南亚多国代表则对智能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泰国卫生部代表现场体验脉诊AI设备后表示:"这种技术能帮助我们解决基层中医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医药+AI"浪潮,与会专家也保持着清醒认知。在"伦理与规范"专题研讨中,多位学者指出:人工智能不能简单套用西医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特点的智能模型;数据安全方面,涉及患者隐私的医疗数据需要建立更严格的保护机制;而在临床应用上,则要防止过度依赖技术导致中医辨证思维弱化。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AI辅助中医药诊疗设备的分类管理标准正在制定中,预计2026年将出台专门监管办法。产业转化与落地应用成为讨论热点。浙江某中药企业董事长分享道:"我们引入智能煎药系统后,产品不良率下降40%,客户回购率提升28%。"但更多中小企业代表反映,智能化改造面临资金和技术双重门槛。

为此,大会促成成立了规模达50亿元的"中医药智能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小型医疗机构和药企的数字化转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同时宣布,将在9所中医药院校试点开设"中医药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

万祥军解读指出,从乌镇发出的信号清晰表明: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超越概念阶段,进入实质性的价值创造期。正如大会闭幕式上主持人所言:"当张仲景的智慧遇见图灵的技术,我们正在书写中医药发展的新篇章。"

据组委会透露,第五届大会将聚焦"中医药元宇宙"主题,继续探索传统医学与前沿科技的无限可能。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中医药智能化将催生出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生态,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本届大会或许正是中医药发展从"经验传承"向"数据驱动"转型的关键转折点。万祥军强调:“当千年智慧遇上算法算力,不仅改变了中医药的研究范式,更重塑着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格局。”正如一位与会者感慨:"我们正在见证中医药的'文艺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以创新方式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

中医药循证评价智能体发布-万祥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