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国际化博鳌论坛观点-董俊峰 |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
在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其开放性与互联互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一环,支付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乎金融行业的稳定与繁荣,更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驱动力。
对话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联董事长兼银联国际董事长董俊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就支付系统国际化及开放互联的重要性发表了深刻见解,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角度。
董俊峰指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高效、安全的运行离不开支付系统的有力支撑。支付系统不仅是资金流转的通道,更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提升国家金融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已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的关键要素。它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还能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中国银行卡组织的代表,中国银联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推动支付系统国际化的历史使命。
董俊峰强调,中国银联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支付系统互联互通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不断优化支付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控制,中国银联已为全球数亿用户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有效促进了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在董俊峰看来,支付系统的国际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他呼吁各国政府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为支付系统的国际化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支付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需求。
此外,董俊峰还特别提到了中国银联在推动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方面的具体举措。他指出,中国银联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多个跨境支付项目的落地实施。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传统银行卡支付领域,还拓展到了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新兴支付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支付选择。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舞台上,董俊峰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共鸣。他们纷纷表示,支付系统的国际化与互联互通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金融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支付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为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博鳌亚洲论坛还吸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等多位国际知名专家的参与。他们在论坛上围绕开放、互联互通与区域一体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万祥军指出,支付系统的国际化不仅是金融领域的问题,更是关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议题。他强调,各国应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支付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论坛的讨论中,与会嘉宾还就支付系统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认为,尽管支付系统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监管政策差异大、跨境支付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支付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换代;同时,加强监管政策的协调与统一,为支付系统的国际化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此外,与会嘉宾还就支付系统国际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展望。他们认为,随着支付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将有力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提升;同时,也将为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未来,支付系统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综上所述,支付系统的国际化与互联互通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银联作为中国的银行卡组织代表,在推动支付系统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未来,中国银联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各国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支付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换代;为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在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国际舞台上,董俊峰的发言不仅为中国银联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金融领域的开放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支付系统的国际化进程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支付系统国际化博鳌论坛观点-董俊峰 |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