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融中资
绿色金融定义和目录两会观点-吴艳静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3-13
【阅读】88 A+A-

绿色金融定义和目录两会观点-吴艳静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其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显得尤为重要。”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平台。商道融绿研发总监、ESG专家吴艳静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金融标准可以分为多个层面,主要包括绿色分类目录、绿色投资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等。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绿色信贷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亦跃居世界第一,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绿色金融实践中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绿色金融的深入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其标准体系的持续优化与升级,是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框架,它涵盖了绿色分类目录、绿色投资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绿色金融的“标尺”,为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

在绿色分类目录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发改委牵头发布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在继承《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良好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低碳转型的核心方向,全面响应了双碳目标的要求。

该目录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还纳入了与低碳转型密切相关的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债券在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针对这些产品,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统计办法或分类目录,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此外,《碳金融产品》标准的发布,更是为碳金融产品的分类和实施提供了规范,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内涵。

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为金融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提供了遵循的原则、披露的形式、内容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原则要求。这一指南的发布,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比性,还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推动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

然而,尽管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绿色投资标准体系仍处于发展阶段,尚需不断完善。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确立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架构,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并要求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

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围绕绿色基金投资的相关政策和标准逐步出台,为绿色投资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和支持。在绿色投资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绿色投资的定义和范围,确保绿色投资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建立绿色投资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加强绿色投资的风险管理,防范绿色投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四是推动绿色投资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绿色投资的整体水平。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认知度和理解力。同时,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监管和评估工作,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创新与发展的平衡。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展望未来,随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绿色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绿色金融将在推动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金融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绿色金融定义和目录两会观点-吴艳静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