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联合体科金体系两会建言-罗卫红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 樊瑞 实习生 刘家怡) 在全国两会这一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舞台上,代表们的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与深切期望。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的一番话,尤为引人关注。她不仅深刻剖析了杭州科技创新背后的政府角色,还为杭州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罗卫红代表提到,科技创新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挑战。在那些如今已声名鹊起的企业还不曾为人所知的时光里,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和陪伴这些企业成长,正如古语所言,“忍耐十年不鸣,等待一鸣惊人”。这种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以及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态度,为杭州的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谈及杭州的未来发展时,罗卫红代表的目光更加深远。她认为,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需要有更加灵活的政策作为支撑。她特别关注到了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科技金融体系,并建议从中央层面加大制度供给,为经济大省提供更多的金融要素支持。这一建议,无疑为杭州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罗卫红代表进一步指出,国家级基金和央企基金应当加大对经济大省的投资力度。这一观点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不谋而合。中央明确提出了“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战略部署,并在资金支持、要素保障、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给予了经济大省更多的支持。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经济大省的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学装置的布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谈到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向领域时,罗卫红代表特别提到了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她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创新投资生态健全、城市治理体系完备的经济大省城市,利用超长期国债设立产业基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
以杭州为例,这里涌现出了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强脑科技等一系列新锐科创企业,它们表现出了卓越的创新引领力。因此,在杭州设立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产业基金,专门支持相关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将有望加快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助力杭州打造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领域的产业高地。
此外,罗卫红代表还建议将特定区域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扩大到杭州等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她指出,目前这一政策已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特定区域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她建议相关部委在全国推广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先将这一政策试点扩大到杭州等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进一步激发这些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力。
为了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考核机制,罗卫红代表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她认为,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重要引领力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破局国企“没能力投”和“不愿投”的困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她建议相关部门就基金差异化管理、考核评价、尽职合规免责等监管难点痛点出台具体操作办法,以解决政府产业基金在投早、投小、投长期方面的后顾之忧。
回顾罗卫红代表的这些建议,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不仅体现了对政府角色的深刻洞察,更展现了对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在科技创新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政府的耐心陪伴与灵活政策将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支撑。而杭州作为科技创新的热土,也将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涌现出新的科技成果和产业高地,为全国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而杭州,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灵活的政策,迎接每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明天。让我们共同期待,杭州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创新联合体科金体系两会建言-罗卫红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