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 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广东攻关核心技术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网 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消息 万权采编:
广东是鼻咽癌、肺癌、乳腺癌、乙肝等重大疾病的高发地。近年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围绕这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强化疾病防治基础前沿研究、防癌筛查新技术研发、抗肿瘤新药研发,推动了一批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起来看看相关做法和成效。
01.
支持重大疾病防治
持续完善新药创新体系
近年来,省财政投入12.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8.4亿元,总投入30.5亿元,实施“精准医学与干细胞”、“新药创制”等7个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重点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物,持续完善广东新药创新体系。
其中,“精准医学与干细胞”重大专项针对广东常见、高发、地方特色重大疾病,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实施精准医学全链条协同攻关,实现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临床诊疗技术、重大产品研发的突破,提升广东人口健康水平和医疗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
“新药创制”重点专项围绕我省常见、多发重大疾病,在新药创制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新药评价的关键技术及体系建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及体系建设等,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仿制药。
02.
创新发展生物医药
专项有突破
2020年,省科技厅联合省发改委、卫健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及2021年发布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都明确提出要围绕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突发性传染病,组织实施精准医学与干细胞、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等专项,提升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水平。设立省临床医学研究项目,支持开展多发病、罕见病等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自专项实施以来,已取得相关成效,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吉西他滨+顺铂”双药诱导化疗鼻咽癌新策略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采纳,成为全世界首选的治疗方案;南方医科大学发现外周血LECT2蛋白是肝纤维化肝硬化血液诊断的潜在分子标志物,为调控和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发
03.
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
体系初步建成
近年来,省科技厅大力推动多个国家重大生物医药科研平台落户广东,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同时,持续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促进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加速防诊治研究成果向产品推广、先进诊疗技术向基层推广。
经过积极探索,最终构建有由广州实验室、2家省实验室、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省重点实验室、27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组成的新药研发及临床试验相关平台体系。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针对华南地区高发鼻咽癌、肝癌等肿瘤疾病,开展肿瘤预测、预防、分子诊断与精准治疗等研究,研发肿瘤免疫和靶向治疗药物;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围绕肾脏疾病流行规律、精准防治策略、新药研发和诊疗新技术开展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KDIGO)和美国肾脏病医师教程(NephSAP)采纳,在全球应用。
省科技厅表示,一系列的措施为广东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将继续依靠科技创新提升重大疾病诊疗技术和防控水平,进一步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健康基础。
开栏语
在健康广东行动推进过程中,广东各地狠抓落实、勇于创新,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做出了有益探索。健康广东行动推进委员会、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开设“健康广东行动典型案例”专栏,展示各地做法与成效,总结推广好经验,以供参考、借鉴。
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 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广东攻关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