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军事国防->军史秘闻
没接到周总理撤退令,400红军坚守阵地12年战斗到解放战争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23-04-21
【阅读】143 A+A-

没接到周总理撤退令,400红军坚守阵地12年战斗到解放战争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已成了秋后的蚂蚱,溃不成军。而勇猛的解放军战士,乘胜追击,一路告捷,西南等地也相继解放。可还是有小股国军时不时出来骚扰老百姓,为我军制造麻烦,所以解放军战士在云南等地还得继续做收尾工作。

当一支解放军部队在行进途中时,却被几个农民打扮的人拦住了去路。被农民拦路,对于解放军部队已不是第一次了,许多老百姓看到解放军路过,总是要拦住送这送那,虽然解放军战士们一再强调,不能拿乡亲们的任何东西,但这并不能阻止老百姓们的热情。

可这一次却有些奇怪了。这几人虽有着农民的装扮,手中却还拿着枪支,看起来虽是破旧,但那依然是武器。这里的动静,立即引起了解放军们的高度重视,难道是残余国军?可看着又有些不像。当战士们警惕地看着这些人时,却发现他们早已是泪流满面,在哽咽声中,他们道出了自己的来历。

听完他们的叙述后,战士们不敢怠慢,立即将这里的情况上报中央,消息直达周总理。当周总理接收到这个消息后,两眼顿时盈满了泪水:他们竟然还在!这些人是谁?听到他们的消息,周总理又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内忧外患,剑走偏锋

原来这几人竟是川南游击队成员,只因为没有接到周总理撤退的命令,他们已经在这里苦战了12年。直到他们遇到这些解放军战士,才让世人了解到事情的所有始末。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间,国民党集结百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围剿”行动。

当时的中央领导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兵力、装备与敌方相较悬殊的情况下,不顾毛主席、周总理等同志反对。也不吸取以往战争胜利的经验,一味采取激进的战略方针,妄图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以不足十万之众对抗敌军百万人马。

而在这样的策略下,面对实力强劲的国民党军队,红军一直处于挨打的境地。在一次次地反“围剿”中突围再突围,红军好不容易积攒下的8万官兵,就在这场所谓的“正规”战役下,直接锐减至3万人。红军力量大幅削弱,中央苏区也一再缩小,红军已处在了生死存亡之际,迫不得已之下的万里长征开始了。

但受“左”倾教条主义的左右,红军的部队战略性撤离被搞成了搬家,导致部队行进缓慢,反而为敌军创造了有利时机。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追堵截,再次给红军造成了十分惨重的代价。直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召开,毛主席力挽狂澜,重新掌握了指挥权,才挽救了我们的党,挽救了我们的红军。但已占据有利形势的国军,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红军。

敌军前追击,后堵截,死死咬住红军部队。而红军想要胜利突围,势必也要遭受到重创。这支3万人的队伍在突围后,还能剩下多少人?谁也不能保证。为了解决突围难题,为了积蓄力量,也为了保存这仅剩的根基,中央最后艰难决定,创立川南游击队。

川南游击队的建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牵制敌人。他们必须做出主力部队的样子,吸引敌军注意,扰乱敌人的视线,保护大部队全力突围。再就是保护好受伤的同志们。在多次战斗后,部队中受伤同志一再增加,有些伤重的同志已无法再与大部队一起撤离,而妥善安置好他们,是交给这支游击队伍的重任。

还有就是游击队要在当地尽快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此为基础,发展我们自己的力量,组织好当地民众,做好部队坚强后盾。这个决定一出,大家都知道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以区区数百人的力量,对抗敌军数万之众,结果可想而知。

毛主席率先做出榜样,命令自己保卫五连的全部战士,加入了游击队,而彭德怀总司令也从红三团中抽调出三百人,一起组成游击队。另外彭总还忍痛将自己的得力干将徐策也交了出来。这支400人的队伍这样组建起来。

当毛主席同志宣读了决议后,会议间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些沉闷。大部队走后,川南游击队员们也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同志们不怕死,但被留下,这似乎是被“抛弃”的一支队伍,队员们心里多少都有些不舒服。

这时周总理站了出来,他强调:我们是革命的部队,服从命令,是我们的天职。大家并不是被抛弃,恰恰相反,正是有了大家的存在,我们的大部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更多数的红军战士才有可能存活。大家要在川南坚持战斗,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开创川南新的局面。在这里分开,也只是一时的分开,最终我们还会再相见的。

最后周总理告知大家,等大部队突围脱险后,会通知大家立即撤离。

临危受命,视死如归

川南游击队员们听完周总理的话,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的目光坚毅,意志更加坚定,革命不分先后,也不分地域,为了革命最终胜利,他们将义无反顾,坚守到最后。川南游击队至此成立。徐策任政委,戴元怀任组织部长,余泽鸿任宣传部长,全部队员总共400余人。

不久后,红军主力部队一路向东而去。而川南游击队员,以400人的力量,扛起部队主力的大旗,一路向西,与敌军周旋。孤军奋战的川南游击队,不仅仅是被群狼环视。他们地处云贵川山脉间,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变。

而且这里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信息传达不通畅,后勤供给困难,手中的武器装备落后,又没有后续补给,在不断的战争中,伤病员逐渐增加,斗争形式越加艰辛。生活环境、斗争形式的越发恶劣,已让游击队同志们身心疲惫,但雪上加霜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王逸涛是川南游击队的司令员。他原是四川人,入党后随毛主席一起进入了井冈山根据地。可不久后因为作风问题,被党清出了井冈山。于是他便回到了四川,当起了教书先生。

这个教书先生的妻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两人并没有沉迷于安稳的日子。在四川,他与妻子也拉起了一支游击队,在当地与敌人作斗争。当川南游击队在成立时,党组织看中了他的领导才能,便让其领导川南游击队,继续与敌人周旋。

然而党的领导同志们,看见了王逸涛的一些领导才能,却没有看穿他的真实内在。1935年5月的一天,王逸涛突然找借口离开了游击队,逃入县城。一无所知的同志们,以为他还在为游击队的生存操劳。但事实上是,王逸涛的妻子安硕甫怀孕在身,不愿与游击队伍一起奔波,也受不了游击队的清苦生活,执意要住在县城之内。

并没有刻意隐瞒身份的她,很快就被敌人发现了,于是泸县专员裴钢对她实施了抓捕。被捕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安硕甫没有抵挡住敌人的威逼利诱,很快就叛变了。她接受敌人的建议,写信劝降自己的丈夫,还称当局允诺王逸涛,只要投降,高官厚禄随时都有。

随安硕甫信件一起送到王逸涛手中的,还有泸县专员裴钢的招安信。而本就意志不坚定的王逸涛,接到妻子的劝降信件,立即下定了叛逃的决心。王逸涛背弃了自己最初的誓言,投靠了敌人。由于其司令员的身份,游击队伍内的情况,他是完全掌握,甚至可以说很多决策都是由他做出的。王逸涛的叛变给游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打击。

王逸涛叛逃的同时,还将自己曾经带入游击队的队员,也一并拉走了。起初,他还会假意为游击队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或是一些草鞋、粮食,以掩盖自己的叛徒的身份。但随着王逸涛的消失,在县城内隐蔽的几十名红军被捕了,两河口区委的交通员也被捕了,交通站也被迫解散了。事发突然,但不同寻常事件的发生,还是引起了游击队领导的警觉,从种种迹象中,他们判断出王逸涛叛变了。

然而,损失已不可避免。游击队的行军路线与隐藏点也被泄露出去。1935年7月,一次与川军联团的战斗中,政委徐策、副政委张凤光、代参谋长陈宏等同志先后牺牲,突围而出的人数已不足一百。遭受重创的川南游击队员们,情绪低迷下来,精神几乎崩溃,游击队一度要到了解体的地步。

这时,游击队的宣传部长余泽鸿临危受命,与刘复初一起,坚定不移扛起大任,他主动接替了徐策的政委一职,一边稳定军心,一边继续领导部队与敌人作战。1935年10月,贵州工委康庆长同志曾多次联系余泽鸿,希望他们能去毕节加入红二、六兵团。

并且给余泽鸿指出了三条路,一是与红二、六军团一起抵抗国民党的围剿。这样的情况下,同志们的危险系数还是很大。二是将自己的队伍打散,隐蔽保存自己的实力,对于现下来说,这样的安排,对于余泽鸿他们是最安全的;再有就是继续牵制敌人,牺牲自我,保护红二、六军团突围。而这一选择,也是最危险的,为了掩护红二、六军团突围,他们依然是孤军奋战。

面对抉择,余泽鸿没有多虑,他坚定地继续执行周总理的命令不退缩,勇敢冲向敌人,主动出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无计可施的敌人,却把矛头对准了余泽鸿的亲人。因为余泽鸿,他的多名亲人们经受了百般折磨,还有几人因长期被折磨,还失去了性命。而这一切,并没有让余泽鸿有丝毫退缩,他反而更加坚定了意志。

但由于叛徒的告密,在12月15日的一次战斗中,余泽鸿同志也不幸牺牲了。这时,游击队里也只剩下20多人,他们再次陷入了绝境。游击队伍面临的是解体的危险。参谋长刘复初,在这时站了出来,他再一次担起了这支队伍的重任,重新收拢失散的同志们,转入深山中休整,蛰伏下来。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斗争。游击队员们一边休养生息,一边时不时地与敌人周旋战斗,一边还要帮助当地民众打土豪。

别看他们的生活已经无比艰难了,可却从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他们对当地老百姓是百般爱护,也正是因为当地人民的知恩图报,他们才能时时躲避敌人的追捕。游击队伍就此潜伏下来,消失在国民党的眼中,但国民党部队并没有放弃对我军的围剿。

面对游击队的一次次精准打击,国军被激怒了。于是他们采取了地毯式的搜寻方式,多场战斗下来,游击队最早一批的领导干部全部遇难。游击队也几乎被打散,而幸存下来了同志们不得不再次蛰伏下来。

历尽艰辛,鏖战12年

这支队伍一再被打散、再重组、打散再重组,历尽艰辛,彼时的队伍早已不是当初的队伍。队伍最初组建时400人,最多时壮大至2000余人,最少时不足20人。就是这样一支队伍,领导人一个个地牺牲,新的领导人又一个个地站了起来,他们从没有放弃斗争,一直转战于川南地区。

最后幸存下来的同志们,蛰伏混于当地百姓之中,与当地群众一起生活一起斗争。他们从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顽强地斗争在川南地区,一直在执行着自己的命令。1947年,一支解放军部队在行军途中,突然被几个农民拦在了路上。

这些农民手里都拿着各式枪械,警惕地打量着前方的解放军,看着他们军容整洁,军纪严谨,不似国民那样懒散,他们心中隐隐有了一丝期待。而解放军战士,对突然出现的农民,也提起了十二分的警觉。他们行军途中也曾碰到过当地民众拦路,但一般的老百姓都是提篮拿筐,装满了各式食物,而这一些人,手里拿着的却是武器。

说他们是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吧,可这些人,看着又不像。解放军战士走上前,细心询问他们拦路的原因。那些人并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直接问道:周总理在哪里?

这一问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怀疑。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呢?当确定了前方部队的身份后,这几个农民激动地说到自己是红军,并说出了自己的番号。他们就是川南游击队,他们一直在这里等待命令,等待周总理下达让他们撤离的命令。

那为什么周总理的这一声撤离的命令,一直没有下达,让那些殊死斗争的同志们苦苦等了12年。是红军大部队忘记了,还有一支小股队伍为了他们的安全撤离,还在后方与敌人殊死斗争吗?当然不是。我们都知道,当时红军长征的环境有多么的恶劣。

突围离开川南的红军,并没有安全,他们还一直处在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之中,红军的处境并不乐观。还有当初这支队伍被留下来,大家对于最后结局早已心照不宣,早已做好了全军覆没的准备。其实周总理也曾派人多次寻找他们,可破败的痕迹,血染的战场,让人难以寻找到他们的踪迹。

长期遍寻不获下,大家都默认了游击队已全部牺牲。当得知川南游击队还在时,一向沉稳的周总理,也失去了镇定。他没有想到以为已经全军覆没的队伍竟然还在,他感念游击队的坚持,也钦佩他们的顽强意志。

周总理肯定了这支队伍的功绩,并将他们重新编入了解放军的队伍之中。国难当头,唯有责任。川南游击队担起了这份责任。他们策应了大部队的转移,留在当地,在没有后援,没有供给,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围堵下,顽强地与敌斗争12年。

他们的牺牲率高达90%,几乎所有的领导全部牺牲。后来,即使仅存的人员,再不能重新组织起队伍,但他们还是加入当地游击队伍中,没有放弃与敌斗争的决心。川南游击队以绝对的忠诚,孤军之勇,与敌奋战12年。他们的故事不像长征一样被所有人铭记在心,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不会忘记这支浴血奋战12载的队伍。他们为新中国的历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地悲壮赞歌。

没接到周总理撤退令,400红军坚守阵地12年战斗到解放战争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