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新闻中国采编-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采编 > 经信研究
世界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发布时间: 2025-07-31
11
A+
A-

世界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25年7月26日至29日,上海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浦江两岸盛大举行。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这场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企业家和创新者,更通过一系列前沿技术展示和深度对话,勾勒出人工智能与人类协同进化的未来图景。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国家重大战略。2025年4月,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

万祥军说:从“大模型”到“科学智能”,从“AI+制造”到“具身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世界。这场AI盛会背后,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崛起,是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拼搏姿态,更是人类对未来智能世界的共同期许。

高端化:未来时成进行时

当产业升级的浪潮席卷全球,高端化已从战略构想蜕变为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在精密制造领域,纳米级精度的机床正以芭蕾舞者般的优雅雕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生物医药行业里,基因编辑技术如同执剑的普罗米修斯,将生命科学的火种推向崭新高度。这场由"中国智造"领衔的产业跃迁,正在用硬核科技重新定义全球价值链坐标——从超导材料的临界突破到量子计算的算力革命,每一个实验室的微光都在聚合成改变世界的火炬。

产业化:金点子变金钥匙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共舞正在书写点石成金的现代寓言。在长三角的智慧工厂里,曾经停留在论文里的石墨烯技术,如今已化作能弯曲的电子屏幕;粤港澳大湾区的孵化器中,初创团队的算法模型正通过产业云平台裂变为千亿级智能解决方案。这种从"书架"到"货架"的魔法蜕变,既需要企业家如考古学家般敏锐挖掘技术潜力,更依赖政策设计者搭建四通八达的"创新高架桥",让每个闪光创意都能找到产业化的最优路径。

年轻化:生力军成主力军

Z世代创业者正以数字原住民的特质重构商业生态。他们像驾驭冲浪板的弄潮儿,在元宇宙的浪尖上重新定义消费场景;用区块链思维编织去中心化的商业网络,让传统行业焕发赛博朋克式的生机。这些身着卫衣的颠覆者,左手握着TikTok的流量密码,右手敲出改变世界的代码,将"后浪"的锐气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某新能源车企90后CTO带领团队突破固态电池技术的故事,恰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国际化:强合作到惠全球

中国方案正在成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万能密钥。在撒哈拉以南的光伏电站里,中国工程师与当地工人共同调试的每一块太阳能板,都在为非洲大陆点亮可持续发展的灯塔;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集装箱中,满载的不仅是义乌小商品,更是共建共享的全球化新范式。这种超越零和博弈的国际协作,如同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在今天奏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乐章,让每个合作项目都成为播撒福祉的蒲公英。

AI应用场景的爆发式拓展

走进上海世博展览馆,参观者首先会被"AI+医疗"展区的实时手术辅助系统吸引。该系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患者的CT影像与手术部位精准叠加,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演示时强调:"过去需要3小时定位的脑血管介入手术,现在AI导航可将时间压缩至20分钟。"这种突破性应用印证了上海稀宇科技CEO闫俊杰的观点——AI正从单一工具进化为跨领域的生产力引擎。在金融展台,某国有银行展示的"智慧风控3.0"系统,能同时分析企业财报、行业动态甚至高管社交媒体言论,将信贷风险评估准确率提升至98.7%。

创意产业同样迎来变革。腾讯展出的"AIGC影视工厂"引发排队体验,观众输入"科幻+赛博朋克"关键词后,系统在12分钟内生成包含分镜脚本、角色设定和30秒概念视频的完整方案。"这相当于压缩了传统制作前期90%的时间成本。"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道。值得关注的是,这类创意工具并非完全替代人类,而是通过"人机协作模式"运行——当系统生成100个IP形象初稿后,设计师只需进行审美筛选和细节调整,工作效率提升近20倍。

技术融合催生新型生态

大会主论坛上,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展示的"神经符号系统"引发热议。该系统将深度学习的模式识别能力与符号推理的逻辑性结合,在药物分子设计实验中,成功将候选化合物筛选范围从百万级缩小到百级。

这种技术融合趋势在展区同样明显:华为"盘古大模型"与工业机器人联动,通过实时分析生产线视频流,实现了0.01毫米级的质检精度;阿里云"通义听悟"则突破性地将会议语音转写错误率降至1.2%,并能自动生成包含重点标记的智能纪要。

教育领域出现令人惊喜的创新。一款名为"EduGPT"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能根据学生答题时的微表情、停留时间等数据,动态调整习题难度和讲解方式。开发方透露,在浦东新区试点学校的数学应用中,班级平均分提升达15%。这种深度适配人类学习特征的技术演进,正是闫俊杰所言"AI与人类协同进步"的生动体现。

伦理治理成为核心议题

在浦东分会场的"AI伦理与法治"圆桌会议上,欧盟人工智能办公室代表公布的《生成式AI溯源标准》引发广泛讨论。该标准要求任何AI生成内容必须嵌入数字水印,并在法律层面明确训练数据来源。

中国信通院随即发布的《人工智能治理上海倡议》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流转全程可审计,同时建立开发者"算法影响评估"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旷视科技展示的"AI伦理沙箱"系统,已能自动检测人脸识别算法中的性别、年龄偏见,准确率达89.3%。

安全防护技术同样取得突破。奇安信推出的"AI防火墙"可实时监测模型异常行为,在清华大学团队的测试中,成功拦截了94%的对抗样本攻击。这种防御能力对关键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国家电网展示的"电力调度AI卫士"已在长三角地区预防了3次潜在的大规模停电事故。

产业变革中的中国力量

大会发布的《全球AI发展指数》显示,中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比达42%,首次超越美国。这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百度"文心一言"在国际机器阅读理解评测中夺冠,其金融版已服务40家境外机构;商汤科技"日日新5.0"大模型在浦东张江落地了全球首个"AI化学实验室",将新材料研发周期从5年缩短至8个月。

中小企业同样展现活力。专注垂直领域的影谱科技,其"数字孪生工厂"解决方案已帮助长三角200家制造企业实现产能提升;而像稀宇科技这样的新兴企业,则通过"AI+文创"的细分赛道,为敦煌博物院等机构开发出日均互动量超10万次的数字导览系统。这种"大象起舞"与"蚂蚁雄兵"并存的格局,构成了中国AI产业的独特竞争力。

未来已来的生活图景

走出展馆,WAIC的辐射效应正在城市空间蔓延。在南京东路步行街,搭载多模态交互技术的智慧灯柱能同时处理游客的语音、手势甚至眼神询问;虹桥枢纽的"无感通关"系统,使入境旅客的通关时间从平均45分钟缩减至12秒。更具启示性的是徐汇区试点的"社区AI管家",这个整合了42项政务服务的平台,让老年居民通过电视遥控器就能完成医保报销等操作,使用满意度达97%。

或许最意味深长的场景发生在大会闭幕夜——由人类指挥家与AI乐团合作的《未来交响曲》在黄浦江畔奏响,算法生成的旋律与艺术家即兴演绎完美融合。这恰如闫俊杰在闭幕演讲中所说:"当AI能处理90%的确定性工作,人类那10%的创造力与同理心反而成为最珍贵的部分。"

站在2025年的中场回望,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像电力般渗透进文明肌理的基建设施,其终极价值或许正如本届大会主题所昭示的:不是替代,而是共同生长。

世界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智能大会首发AI健康档案解决方案-万玉龙|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智能大会赋能AI商业落地论坛演讲-王德培|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2025智能大会数字王国成果-王章乐|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恐怖谷效应成流量密码-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25中国AI产业投资白皮书》-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机器人军团"造反"现场实录-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虹口政府签约"机器人平台"项目-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智能大会首发AI健康档案解决方案-万玉龙|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
获刑8年-陈安之首席弟子陈志华亚洲催眠大师微信传销
70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塑造大变局中的“中国角色”
《繁花》金像影后增重30斤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究竟是为何
李嘉诚分家李泽楷出局 因其婚姻不稳定
中国首迎10万亿GDP省份 2020年26省份今年GDP目标出炉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新闻中国采编    未经    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许可不得建立镜,不得转载本网站内所有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