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生产模式“两会”设施农业-黄欧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新闻中国采编-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商道 > 赢在商道
重塑生产模式“两会”设施农业-黄欧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发布时间: 2025-05-10
19
A+
A-

重塑生产模式“两会”设施农业-黄欧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设施农业的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之一。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作为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科技特派员代表、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组委会成员,黄欧对设施农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着独到的见解。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为动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传统农业相比,设施农业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能够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周年生产;其次,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再次,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最后,还能实现精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4000万亩;二是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三是产业融合加速,设施农业与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产业结合日益紧密;四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然而,设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黄欧指出,首要问题是技术创新不足。虽然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在核心技术和装备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问题。其次是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能源消耗大,导致产品价格竞争力不足。

再次是标准化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最后是产业链不完善,产加销衔接不畅,影响产业效益。针对这些问题,黄欧提出了重塑生产模式的建议。

他认为,未来设施农业的发展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科技创新要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重点突破智能环境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控等"卡脖子"技术,像打通农业现代化的任督二脉般攻克关键技术瓶颈。

同时要以"国产替代"为突破口,加快核心设备自主研发进程,逐步摆脱对进口设备的"技术依赖症"。特别要把握数字化浪潮,让物联网如同神经系统般渗透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运用大数据构建农业"智慧大脑",推动人工智能在作物生长模型、产量预测等领域实现革命性突破。

第二,绿色发展要贯穿全产业链条。大力推广具有"节能基因"的新型设施装备,通过热泵技术、相变储能等创新手段实现能耗"瘦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让资源利用效率像齿轮咬合般精准高效。积极探索"光伏+农业"的跨界融合,构建"棚顶发电、棚内种植"的立体化生产体系。同时要完善废弃物处理链条,打造从生产到回收的"闭环式"清洁生产体系。

第三,标准体系要发挥规范引领作用。加快构建覆盖设施建设、生产流程、质量管控的"全链条"标准体系,像绘制精密图纸般规范每个环节。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质量追溯系统,为农产品配备"电子身份证"。推动GAP、有机等认证体系建设,让优质产品获得市场的"通行证"。

第四,产业融合要激发乘数效应。推动设施农业与精深加工"无缝对接",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直通车"。创新发展"农业+文旅"模式,打造集生产、观光、研学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农场。深挖"药食同源"作物价值,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像打造艺术品般提升产品附加值。

第五,经营模式要创新突破。培育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的黄金种植区间。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形成"雁阵式"发展格局。创新试水"云农场""会员制农业"等共享模式,通过订单农业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在政策支持方面,黄欧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二是完善金融保险服务,解决融资难问题;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四是优化用地政策,保障设施农业发展空间;五是健全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欧强调了"药食同源"理念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具有药用价值的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设施农业可以通过精准控制环境因素,提高药效成分含量,生产出高品质的药食同源产品。这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还能显著提升农业效益。

展望未来,黄欧认为设施农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无人化生产将成为可能;二是专业化分工将更加细化,出现更多专注于特定品类的生产企业;三是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体系;四是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升,中国设施农业技术将更多走向世界。

作为科技特派员,黄欧表示将继续深入基层,了解实际需求,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他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设施农业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总之,重塑设施农业生产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政策创新,我国设施农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将扮演重要角色,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重塑生产模式“两会”设施农业-黄欧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山东数字文化产业系统-张宏·万祥军 | 新业态发展机制技术平台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系统-万祥军 | 城乡便民消费服务平台
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两会以“智”赋能-黄欧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齐鲁样板建设-韩强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共同体产教融合机制系统-喻红华·万祥军 | 教科人才协同创新平台
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系统-万祥军 | 全国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平台
数字济南战略建设系统-张宏·万祥军 | 山东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平台
山东省政府乡村富民系统-万祥军 | 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平台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
获刑8年-陈安之首席弟子陈志华亚洲催眠大师微信传销
70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塑造大变局中的“中国角色”
《繁花》金像影后增重30斤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究竟是为何
李嘉诚分家李泽楷出局 因其婚姻不稳定
中国首迎10万亿GDP省份 2020年26省份今年GDP目标出炉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新闻中国采编    未经    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许可不得建立镜,不得转载本网站内所有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