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记编论坛
关注的是灾难中的人 大雨改变了北京?城市灾难报道思考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887 A+A-

关注的是灾难中的人 大雨改变了北京?城市灾难报道思考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新闻工作者很喜欢说自己是在给历史学家做草稿,可是,你的草稿合格不合格,确实关乎今后历史的写法,如何写好草稿,是这些年一直困惑我的问题。很喜欢一本杰出的报道集《巴黎烧了吗?》,讲述的是二战后期,盟军进入巴黎前后的故事,作者采访了几百位当事人,包括当时德军驻扎在巴黎的城防司令,通过各种人在那前后的表现和故事,全面地覆盖了那段历史。在这场北京大雨里,我们关注的,也始终是灾难中的人。

7月 21日那天,我缩在家里,没有出门,因为杂志的出刊周期,造成了我们对新闻的选择有时候很非理性:周六是下期杂志的做版流程期,封面故事已经确定并且完成。此时此刻,窗外的大雨正在形成一场粗暴的灾难——虽然关心着微博上的动态,可是心里想,要是临时换封面,肯定来不及了吧?

确实来不及。谁也没有想到,主编朱伟会采用增刊的形式来完成对这场大雨的报道。

我被分配做暴雨增刊的主文,当初定的是两篇大文章,一篇写暴雨,一篇写暴雨中的城市交通,此时微博上的死亡人数尚未公布,只有抱怨交通瘫痪和堵车的,包括有些机场志愿者接人的故事。

现有人手分成两拨,我这边有两个记者帮忙,还有几名实习生。人力并不充足。好在我们的同事,包括实习生,不少都有做灾难报道的经验。《三联生活周刊》的社会报道的入门课就是灾难报道,过去几年,几乎所有的新人都去过矿难现场,那是常规选项。经常互相开玩笑,还有什么类型的灾难没有做过?

近年,因为《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报道往往不以社会事件为主,很多大灾难也只作为一般报道出现,很多人因此觉得三联不太做社会民生的选题,其实不然,我们并没有漏掉任何大事件,也正是这种平时的锻炼,让我和同事们面对这场大雨的时候,能够比较冷静地去想如何完成这个选题。

看了一些材料后,初步判断是,现在的报道分成两种基调:一种是我们后来称为 “下水道崇拜”思路下的报道,批评北京的下水道设施极其不完善,拿北京和别的国外城市对比,认为只能抵抗三年一遇洪水的排水设施不合理;另外一种则是所谓 “弘扬”,宣传大雨中的救援,包括志愿者的互助。这两种基调都让我有点怀疑:其一,北京是一个少雨的城市,尽管近年暴雨见多,可是,如果一个少雨城市修建 50年一遇的排水设施是不是也不正确?其二,宣传救援更是灾难报道中的陈词滥调。

基本判断是,一个在暴雨下几个小时就受灾严重的城市,是何其脆弱的城市。这个城市是如何准备迎接暴雨的?暴雨不断升级后,是如何应对的?管理部门、普通市民包括那些冒雨而出的人们都是何种心态?

许多报道常放大政府的角色,或者将其作为批判主体,或者将其作为救援的主体。我的想法是,政府与市民一样,同样是面对灾难作出判断和反映的主体,它的反映的失职或超常发挥都是我们的报道,而不是把罪责都推在它身上——我们该做的是记录灾难,在这场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倒真是人人平等。

7月 22日下午 6点,我叫同事贾子建带一个实习生去重灾区房山现场,顺着公路一直往里走,把房山的所有情况摸一遍:转移小学生的学校,死去的派出所长,被山洪冲毁的山村,包括京港澳高速上的救援队;同事吴丽玮则去联系政府部门,看他们都如何就暴雨作出反应;同事杨璐周一才加入,没想到她采访到很重要的一个情节:21日上午,北京防总是将暴雨当作一场“喜雨”来迎接的,北京多年的干旱使他们做出这种的判断。

还有些暴雨中的非常典型的人物线索:一个孕妇因为要去医院生产,可是道路被淹没,她最终如何去医院?一个经过广渠门的普通人,为什么莫名其妙地迎来了他的死亡?北京国安当晚有比赛,当晚还有一场演唱会,这些观众经历了什么?生命与死亡交替,欢乐和痛苦并存,这,也许,才是真实的世界。

对了,感谢微博,是他们让各个信息源第一时间出现在公众面前,如果在过去,找到这些故事点,要花费至少多一倍的时间。

在舟曲做泥石流的时候,很多记者会去强调,是因为破坏了绿化,山上才有泥石流爆发。我自己的感受略有不同,人口膨胀和森林减少,与其说是我们当下的问题,不如说是现代社会的困惑——一篇灾难报道,不应该去谈论一个你无法解决的巨大的问题,所以,我当时的做法也是回到受灾者当中,细心地采访受灾者,一个家庭成员全部死亡的普通干部,一个在泥石流现场生孩子的妇女和新婚中丧失了全部财产的小夫妇。相比起那些空洞的结论,我更关心人的命运,也许,这是报道对记者的要求形成的报道习惯,《三联生活周刊》需要详尽的事实,而不要一个只有概念没有事实的说法。

大概是这种想法,使文章最后呈现的时候,没有成为一个概念式的报道,而是充满了各种暴雨中的人的反映。

我自己采访气象预报人员,包括专家,第一个采访就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暴雨:这位气象分析师不让写他的名字,却很愿意详细地分析暴雨的概念,当时北京房山的一个镇就下了 400多毫米的雨量,相当于北京全年降水量的80%,这种暴雨的力度,再去谈下水道问题,显然有点不太全面。事实上,把一切推到下水道,有点现代人的自大,就是认为一切问题在城市都可以解决,城市人凭什么还得面对灾难 ?对这种自我意识我很反感,面对自然,我们太狂妄了——所以,再次确定主题,城市人的天灾。

本来我们还想找一些关键采访对象来串整个文章。很遗憾,我和同事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物线索,来作为贯穿整个文章的主线人物。一般我们在看美国灾难片的时候,总会对其中某个精彩的小人物感到兴趣,他既是小人物,又是英雄,最后总是能化险为夷,或者,他是科学工作者,他的研究使他和人们在灾难中逃离了死亡,可是,在这么只有两天时间的采访中,实在是没有这种精彩人物,我甚至还想到了防汛办,想要是防汛办某位专业人员当天的故事能展现出来,也许能推进全文,很可惜,电话过去,是冷漠的喝斥和拒绝。

所以,剩下的主角,实际是天气。推进的线索,是笨方法,时间线索。依靠时间的推进来写北京整个城市的变化,从早晨起来,只有几名专业气象预报人员的兴奋,从雨来得如何“暴力”;再到防汛人员的准备不充分,到下午的预警逐渐升级,可是拯救北京的时间已经太晚,于是,四处出现了灾难。

我采访的一位专家很惋惜,他说,如果真能按照预警的要求去应对,至少死亡能减少很多。北京真是一个脆弱而粗疏的城市,尽管看数字时,也许能看见有关部门出动了多少人力,可是我们用细节还原的北京却不是如此:所谓每个立交桥下面的巡警并不一定正好在;而排水的环卫车困于整个道路的拥堵;排水系统面对的是整个城市越来越水泥化的悲惨事实。

城市的细节,必然和人的细节联系在一起。我把孕妇故事和球迷故事,包括一些志愿者的故事穿插在文章中,这是整个的真实的北京;另一个重要的地点房山,事后证明,房山是重灾区,两个同事的报道非常全面,他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把房山能拿回来的信息都拿回来了。这样,大雨报道就基本成型了——事实上,这不是全景式的报道,我们关注的,始终是灾难中的人。

看到出版后的刊物,有个感受:缺陷就在于仓促,很多地方过粗;可是成也在仓促,大家都被三联的时间效率感动了,所以批评比较少。

同事在房山采访,后来有个精彩的细节漏了:某山村的打捞者打捞上来一个婴儿的尸体,因为家属不给钱,他又给扔回去了。可惜后来文章没有使用——这倒是我对这场城市天灾的基本判断:暴雨来了,暴雨走了,可是,改变了什么?基本上没有改变:政府部门没有自责精神,城市人依然自我膨胀,我们的社会,依靠着善良者的善心,可是,这个东西,同样有点脆弱。我很后悔最后用的标题是“暴雨改变北京”,也许,往反方向做一个标题会更好,不过,真是太仓促了,写的时候都顾不上更进一步的思考。(作者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关注的是灾难中的人  大雨改变了北京?城市灾难报道思考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