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记编论坛
对理论及其使用语境略作分别 网络时代新闻要主动“把关”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811 A+A-

对理论及其使用语境略作分别 网络时代新闻要主动“把关”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与很多西方新闻学中的概念一样,“把关人”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意指转移的现象。因此,在谈论当下的新闻把关问题之前,不得不先学究气地对理论及其使用语境略作分别。

“把关人”理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卢因在研究战争期间家庭食物流动情况时提出的,当时关注的重点是影响“把关人”的个体心理因素。数年后,传播学者怀特通过对一位日报编辑工作情况的著名观察,验证了“把关人”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存在。此后,不断有学者对新闻领域的“把关”现象展开研究,研究路径也逐渐从注重个体、认知、动机等心理层面的“把关人”转向注重群体、组织、行为和体制层面的“把关”现象。但总的来说,在有保护新闻自由之法治传统下展开的“把关”研究,其着眼点在于客观理解这一在新闻生产中普遍存在,并对媒介图景的建构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并不热衷于谈论如何“把关”才更好,而这一点恰恰是国人对作为泊来品的“把关”理念的兴趣所在。

在完全不同的语境下,我们对于“把关”问题很少做“实然”层面的探究,而多是“应然”层面的期许。一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期许媒体能通过“把关”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期许媒体能通过“把关”,提升新闻品质和专业素质,在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两类期许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代表了一种主动求进的 愿望,希望通过“把关”让新闻媒体达到它应该达到和可能达到的理想境界。因袭这一思路,我们实际要谈的就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媒体应该如何“把关”的问题。

这一问题之所以在今天变得突出,源自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给新闻生产带来的冲击。每一次网络技术和应用形式的创新,似乎都会带来一波对新闻业重新审视的浪潮:电子邮件、电子信息公告牌、新闻组、门户网站、论坛、社交网站、博客、播客等等,都曾引起过对新闻业之未来的担忧或憧憬,而最新引领讨论的是代表性的社会化媒体——微博。这种类似于“公开的短信”的传播形式以其碎片化内容、裂变式扩散和兼容开放的平台设计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特别突出的“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的特色,成为 web2.0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并且再一次地使职业新闻媒体的角色面临某种挑战。

的确,当看微博远比看报纸要丰富和过瘾,甚至职业媒体的议题大半都来自网络热门话题的时候,人们自然不免对职业媒体的未来充满担忧。

职业媒体不再“把关”了吗?不。正如卢因最早所揭示的那样,只要通过渠道流动就一定存在“把关”。职业新闻人每天面对的微博何止成百上千条,最终选择的也不过数条,这不能说不是“把关”。之所以出现纸媒为微博“背书”,职业新闻炒网络热点“冷饭”的现象,并不是职业的新闻生产机构不再“把关”,而是它们的把关能力变得低下的结果。

大量的研究和新闻实践的事实都表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职业化的新闻传播不仅不能被分散的公民传播所取代,而且会变得更为重要。但现实却是,原有的媒体确实在发展之路上危机重重,步履维艰(从这个角度上讲,它们真的可以叫“传统”)。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职业新闻媒体能否在网络环境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就是相当关键的因素。可以这么理解,当前的危机并不是职业新闻的危机,而是现有的媒介形态和媒介组织的危机。或者找到在网络时代生存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或者被淘汰,等待如舒德森所说的新的职业新闻生产方式被“重新发明出来”。

在这样的十字路口,职业新闻媒体所应做的是立足为社会提供有品质的新闻这一根本,并且富有想象力地创新各种传播形式,这样或可通过考验并迎来在新时代的大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媒体的作为却似乎正背道而驰。它们对传播形式的革新后知后觉,对内容供应则缺乏定力,其中,将新闻生产变成在网络信息里简单地 Ctrl+C和 Ctrl+V就是一类不可容忍的恶习。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新闻生产,对网络信息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新闻生产者既不能对网络空间无比丰富、无比迅速和易于形成社会热点的传播特点视而不见,一味地强调“脚板底下出新闻”,更不能在信息大潮中亦步亦趋,跟风炒作,放弃自我。职业媒体应当把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视为相当有价值的资源,以高度的自信进行主动的新闻把关。

一、重视信息选择过程的“把关”:不能被网络热点“排名”所绑架。

网络空间的信息并不天然地比新闻从业者“自采”的信息“低一等”,它们之所以给人产生某种不太“高级”的印象不是因为其“差”而是因为其“乱”——鱼龙混杂、瑕瑜互见——这正是 “非组织化”的网络空间缺乏高质量“把关”的后果,也是人们在享受信息相对自由地流动时不得不承受的社会成本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网络空间其实给职业新闻生产提供了极为理想的舞台:大量的、迅捷的原生态信息不仅降低了新闻采集的成本,更昭显了职业新闻生产的必要——一个在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中必不可少的灯塔。

要做到这一点,职业新闻媒体必须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进行主动地把关,而不是被网络热点“排名”所绑架。正如前文所说,网络空间是相对自发自为的非组织状态,各种热点话题排行主要是基于个人点击的累加,这使得网络热点呈现很明显的难以捉摸的“流行”特征。它可能很重大,也可能很无聊;可能很严肃,也可能很庸俗;可能出于公民意识,也可能只是满足了偷窥欲和某些隐秘的人性欲望。因此,职业新闻生产者如果不加分别地一味将网络热点列进自己的菜单,那招来格调低下、跟风炒作的讥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虽然不同的职业新闻生产者完全应当有不同的“把关”原则来彰显自己的特色,但就一般意义而言,在对网络信息进行把关时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比如,“把关”意味着要充分展现媒体的专业核实能力。没有什么比职业媒体误信网络谣言更让人难堪的了。对于那些未经证实、来源不明的网络信息,职业媒体当以“核实”作为把关的第一步,对已经形成热点且在核实后发现为虚假的信息,职业新闻当以“辟谣”为新闻,以此纠正错误的信息流向。

对那些在网络空间做惊人之语的“名流精英”,职业媒体也不可放松警惕,否则新闻就会变成互相“炮轰”的名利场,让自重自爱者沉默并远离。比如,“把关”意味着要分清网络信息的公私界限,要思考其有无普遍的社会意义,也要从新闻职业伦理的角度加以衡量,不能简单地将一些走红网络的社会事件照登了事。如果报纸上成天充斥的是网友街拍的“地铁斗殴”、“小孩随地大便”、“女子当街撒泼”、“明星疑似怀孕疑似离婚疑似劈腿”等等“新闻”,那这份报纸与一张“八卦纸”也就没什么分别了。

再比如,“把关”还意味着要对真正的新闻有足够的敏感,要善于“挖”新闻,哪怕是从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本世纪初曾引发社会巨大反响的新闻界力作如对南丹透水事故的调查、孙志刚事件调查等都源于记者在网络上慧眼独具发现的新闻线索。因此,同样是“上网”,记者的视角与普通网民是有区别的,专业的新闻“把关”思路应贯彻始终。

二、编辑过程的“把关”:让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体现出“意义感”

网络信息从总体上来说是“碎片式”的,且不说微博之类的应用有“140字”的形式限制,就是一般的留言、网帖也多非深思熟虑之作。这使得网络信息很容易热度很高而深度不足;很容易群言沸腾而杂乱无章。因此,职业新闻媒体对网络信息在编辑过程中的“把关”就在于要让网络信息从原初状态的“扁平”变得“立体”,从“单薄”变得“厚重”,让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体现出“意义感”。

需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意义”不是新闻从业者人为“赋予”的。如果对一些网络热传的社会冲突事件不管其前因后果,也不管其具体情节,只是简单地根据当事人的某些特征(更不要说经常是夸大的特征)贴上“身份标签”,将可能各不相同且相当复杂的社会事实置于同样的逻辑之下,这种简单粗暴的“意义赋予”,显然大大有悖于布尔迪厄所说的知识分子应该批判既有成见、摧毁简化的是非思维方式、尊重问题复杂性的使命,也无法实现新闻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在编辑过程中通过 “把关”来呈现网络信息的意义,可以因循符号学对“意义”问题的一般性看法,即意义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从宏观上说,可以把一则新闻放置于历史和社会的语境下,从微观上说,也可放置在类似或相关事件及要素的背景之中。例如,当联合国秘书长也在学跳“骑马舞”的时候,传统媒体自然也无法拒绝把“江南 style”视为新闻了。问题是,传统媒体如果仅仅跟在网络流行之后去关注各种版本的骑马舞模仿秀,得到的只是累加的表面信息,只能让人“知道”却不能“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但如果能将其放置在韩国文化工业运作方式、国家形象输出工程、流行文本、社会心理等更大的背景下,或许才能显现出这一“穿得好跳得践”的“神曲”在全世界大获成功的意义。

三、报道风格的“把关”:慎用网络流行语

报道语言,尤其是标题用语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张名片,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媒体在这一领域也很少显示出自信和自省的精神,而是盲目照搬网络流行语,给人留下了“跟风”、“庸俗”的印象。由于网络极大地增加了社会信息的总量和流速,并鼓励了更多普通人参与到语言的使用和创作活动中来,所以语言在网络上的变换速度远不是前网络时代所能想象的。

一方面,群众智慧的确创造了很多传神的新词,并能准确地命名一些新事物和新现象,如“宅”、“萌”、“晒”等;但另一方面,网络也使得原本在亚文化中存在的大量不规范的语言变形也变得可见,甚至流行。因此,职业媒体特别需要审慎衡量,既不能因循守旧,太过“out”,更不能不加辨别而造出满纸的“神马”、。流行语会因其“流行”“浮云”而表现出一种特别理直气壮的姿态,仿佛不用的人都是落伍者,所以定力稍弱就会被其“俘虏”。

但作为主流文化的正式文本,新闻报道在选择网络流行语时一定要牢牢记住以下两个事实:第一,大多数网络流行语消失和兴起的速度一样快,回想一下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东东”、“酱紫”这些当年很流行的表达呢?第二,网络流行语有强烈的亚文化特色,脱离其语境的照搬往往只能是东施效颦。比如购物网站中卖家对买家的称呼“亲”,被写进新闻标题中,让读者感到的却是一种浅薄的讨好。

总之,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浮华浮躁的时代,新闻媒体也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很容易就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很荒芜。

从上个世纪末网络开始普及以来,职业新闻媒体就很有危机感,这是好事。

但越是有危机,越是要站稳脚跟,否则连自己都变得面目不清了,还谈什么竞争?恐怕未分媒体形态之胜负,就先输了新闻文化和职业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重申职业新闻媒体在网络时代的“主体性”是这个历史关头最重大的话题之一,而上面所说的“主动”把关就可被视为职业新闻媒体彰显“主体性”的一种实践方式。(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对理论及其使用语境略作分别 网络时代新闻要主动“把关”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