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编辑体验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丁补之:特稿特难搞不必给出单一结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1191 A+A-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丁补之:特稿特难搞不必给出单一结论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万赢信采编:要说最近的厦门 BRT起火事件是一个很好的特稿题材,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嫌疑人”陈水总被披露后,包括新闻从业人员在内,众多围观人士都有评论。其中的关键词是“个人”、“社会”和“政府”。对于纵火杀人者(如果存在)值不值得同情,究竟是其人十恶不赦,还是社会和政府也脱不了干系,更是在微博上产生严重分歧,甚至不同意见者之间互相请求“拉黑”,以示“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般来说,争论双方不免会持有一个相对简化的结论,这和天生复杂的现实之间本来就是一种冲突。而特稿写作,正是便于呈现事件复杂多元性、也不必给出单一结论的一种文体。

对这一题材,我的前同事、南方周末头版编辑杨继斌以一种略带激烈的语气说:“我希望同行这一次不要讲纵火犯的任何悲惨故事。因为这正是他希望的。也不要讲纵火犯的任何诉求。因为这也是他希望的。无论他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但当他把普通人作为手段时,他就是人类的敌人、可耻的懦夫和人人可诛的罪犯。这没有任何可以讨论的。别他妈让几十条性命,成为媒体为这个人类公敌背书的理由。”

杨继斌同时也是大家公认的特稿高手。多年前我读到他关于农妇何冉凤的报道初稿(刊发稿有修改),难忘至今。其上述意见不无中肯,不过也承认了纵火犯可能存在的悲惨故事。在我看来,其人(若)纵火固然罪 大恶极,迹近恐怖,但也不能藉此否认客观报道和分析产生这一行为的过程及原因的价值,这是为以后提供个人救济渠道和事前预防可能的必由之路。

有争论没什么,甚至是一件好事,这客观上说明了新闻业自《张君案检讨》一文以来的进步。新媒体一来,最近几年大家好像都很赶时间。这也算是将报道面世之后的争论,提到了报道面世之前。

最近几年来,在特稿写作领域,被叫好的报道有一些,有争议的特稿也不少。从《“差生”韩寒》、《诗人与银行家的对决》到《厉害女士》,不乏热闹。

文章引起关注,除题材原因之外,说明读者也不少。对正走下坡路的传统媒体而言,特稿正在一方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失去读者。争议背后的关键,则是作者、媒体、传媒发展与变革。

为写此文,我对十多位圈内人士做了一点小调查,样本有限。对近些年来的特稿写作,大家整体上并不乐观。写作模式化、题材泛化、缺少思考、分析工具阙如等被广泛提及。也有人提及,由于特稿的整体水平其实在上升,所以很多质量不错的特稿被淹没了。不过更多人认为需要检讨,目前“有小故事、小清新,没有大作品”,“好的特稿越来越少”。

毋庸讳言,目前的特稿写作有一些问题,但其实也承受了一些不该承受的冤枉。在对传统媒体的生存普遍焦虑的现实氛围下,谈论特稿写作显得有些另类。不过,这种需要耗时耗力的文体,也可能是传统报道在很赶时间的新媒体时代的众多出路之一。

被要求特高的特稿

对于目前的特稿,一个存在悖论的指责是,很多人提到题材太单一,不够“特”,写作套路化;与此同时,他们又指责特稿泛滥,什么题材都用特稿来呈现。

对此我的理解是,当下好的特稿总是相似——品相不错的特稿总是那么几种题材,差不多包含在一本《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内;不好的特稿则各有不同 ——千题百材,千奇百怪。这必然呈现的局面是:一方面选题越来越似曾相识,缺少类型的探索;另一方面特稿写作泛化,动辄长篇大论。

对于第一点,主要的批评在于写作模式化,停留在模仿、路径依赖上,缺少创新……“太老派了”。一位同行说。

自发生长出来也罢,“舶来品”也罢,在国内,特稿实际上一直在模仿与创新之间成长。由于传媒业市场化、专业化起步较晚,模仿作为新闻写作的一种性格基因而存 在。早期,在普遍粗糙的新闻报道中,特稿玉树临风,仪表不凡,其创新也多。但在十多年的发展后,创新难度增加、势头减缓,由此,新闻写作在各种政策禁区之外,又亟需突破模式化这一“基因禁区”。

至于第二点,其实源于另一个冲突:作为一个对时效性要求本来就很高的行业,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攻城略地,传统媒体从未像今天这样赶时间过。在这种情势下,留给记者采访的时间越来越短,对报道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特稿作为一种“仪表不凡”的文体,被选中来有一个交代,并由此背负骂名,算是一桩冤枉。

被要求特高的特稿,要想出现佳作,需要给予优秀的记者充足的采写时间;这样产生的高品质的特稿,其实反过来又可以对抗时间。

特稿特难搞

此外,特稿本身还面临着作者自身及读者的双重高要求。除了一般新闻作品所要求的精确客观外,特稿还要提供信息增量以及思考,这背后是记者的专业、敬业,更娴熟的个人技能,更高的素养。

越高的期待之下,写作者自身能力的缺陷也可能会体现得越明显,驾驭某些题材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工具的可能不足,就会暴露得越彻底。特稿“像写小说一样去写新闻”,弄不好最后真写成了小说。报告文学作为一种前车之 鉴无需再提。

不得不说,特稿写作是需要写作者天赋的一门手艺,还需要其自我期许与要求。一个优秀的特稿作者离开这个领域,可能一种类型的特稿就中断了,就会“留下一个小小的空洞”(李海鹏语)。

过去近 20年来,媒体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一直在上升。这也成为优秀的特稿记者缺乏的原因之一。许多记者成熟之后,正值当写之年,却不再写稿了。这里有传媒发展的分工需求,也有记者个人考量。

另外,中国新闻人所面临独有机遇和挑战则是,在专业化远未完成的同时,“禁令还没有消失,报纸都要消失了”。互联网给传媒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这里要提到另一名前同事陈鸣的文章:《特稿为何容易被骂?去怪Google吧》。他在其中提出:互联网已经深度改变了阅读和写作。大致说来,读者已经不再满足只接受一篇特稿的信息和逻辑——文字太容易被打断了,他们会不停检索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这样,所有的作者在和所有的作者竞争。

这番结论指出一个普遍事实:不仅仅是特稿,所有的报道乃至文字作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非线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正在养成,对于特稿这一偏长的文体,除非特别优秀,人们一方面不再有耐心读完,另一方面也不再愿意继续试错,因为试错已经不少。由此更是恶性循环。

虽然不乏年轻优秀的记者以特稿写作为追求目标,薪火相传,但“被要求特高、还特难搞”,这些注定了特稿的小圈子写作。

从小圈子到小众化

新闻写作,和新闻专业化程度、受众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从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开始,随后南方周末对特稿进行定义,一个精品写作的时代随之开启。个中原因,正是这两家媒体在新闻专业化的进程中渐次风行,各领风骚。

特稿在南方周末的开始,拿李海鹏的话来说,因为当时“南方周末市场认可度高,生存压力小,就有余裕来做一些读者面相对狭小但更有品质的版面”。

不过现在,传统媒体本身就已经失去了进退自如的地位。一是面临竞争的媒体留给记者的操作时间越来越短;二是读者对特稿的要求却特别高,但凡不那么优秀的报道,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只能够泯然众人。

为什么媒体会缩短特稿记者的采写时间?这同样与传媒业的变革相关。传统媒体的采写、排版、印刷与发行流程,在时间需求上比起新媒体来处于天然劣势,对时间的挤压就留给了最前端的采写上。

另外,经济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量。对传统媒体来说,在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开源乏路的情况下,特稿写作费时费力,成本不小;对记者个人来说,若非对自我有所期许,一般会选择短平快的报道以提高个人收入。

不过,话说回来,对特稿写作也不用太担心。在传统媒体的萎缩,并不代表在新媒体时代的穷途。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媒介,都需要高品质的内容,新媒体也不会例外。他们对特稿或者非虚构写作有着天然需求,以满足小众化的特定受众。高超的特稿写作者自有用武有地,表现卓越。其实目前这一趋势已经出现,不过在互联网公司更多体现为项目形式。

感谢杨继斌、吴珊、孙旭阳、张寒、刘长、郭力、周华蕾、冯翔、刘珏欣、王波等参与调查并发表高论。(作者系财经杂志主管编辑、法经刊主编 )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丁补之:特稿特难搞不必给出单一结论

3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