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忙碌身影成风景 边防线上邮递员,苦乐生活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宋丽摄影报道)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 因为美丽的喀纳斯湖,阿勒泰让人神往;因为当代青年作家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让阿尔泰充满了文艺气息。而边防邮路万里行的采访活动却让记者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阿勒泰。
阿勒泰地区所辖6县1市均为边境县(市)。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业厂区。走进阿勒泰感受到的是一种辽阔却又安静的美丽。
边防邮路的采访在这里途经四县,行程2000多公里,坐在投递员的邮车上,记者亲历了边防邮路服务中的艰辛和幸福。
边防连队的编外“战士”
5月5日,记者来到青河县,这里风和日丽,是一座干净的小县城。可一到冬天,就会变成另一种模样。阿勒泰邮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属于高山高寒地区,空气干燥,冬季漫长而寒冷,风势较大,极端气温为-53℃。从县城到中蒙间的重要贸易通道塔克什肯口岸,是阿勒泰邮政分公司下辖青河县分公司3条邮路中最长的一条。走完这条单程300公里的邮路,汽车需要穿越广袤的沙地,沿着绵延的山间公路转过99道弯,行驶3个多小时。
坐在邮递员努尔加纳提的邮车上,早上10点,从青河县出发赶往115公里外的塔克什肯口岸边防某连驻地。弯弯曲曲的山路转得记者头晕。努尔加纳提却说,现在是夏天,道路已经很好了,到了冬天才糟糕呢,山间的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过几道弯后,便瞬间刮起了狂风。肆虐的狂风将沙尘扬起十几米高,遮天蔽日。在这条每周三班的邮路上,投递员努尔加纳提已奔波了10年。
当日13时50分,在塔克什肯口岸边防某连驻地,战士们就要集合吃饭了,不少战士扭着头看向门外。“快开饭了,努尔加纳提怎么还没来,今天周三呀。”翻译官布仁巴特小声嘀咕着。正说着,努尔加纳提和他的绿色邮车缓缓驶入院子。交接邮件后,努尔加纳提来到饭堂和战士们一起吃午餐。记者也跟着努尔加纳提在军营享受了一顿别样的午餐。
十年来,努尔加纳提在这条邮路上风雨无阻地奔走,战士们已将他当成了连队的编外“战士”。
连队官兵们常年在这里驻守,与外界的沟通交往不多。对他们而言,邮车上的信件和包裹,是在艰苦训练之余了解世界、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络的最主要方式。
在军营采访时,官兵们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邮政的钟爱,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记者讲述起自己与邮政的故事,夸赞努尔加纳提帮他们取包裹、代买生活用品的好。
努尔加纳提来到这里更是像回到了家,饿了吃饭,遭遇风雪回不去了,这里就是他休息的地方。
坚守岗位缘于一份承诺
告别青河县,我们继续沿着边防线一路前行,经过美丽的可可苏里,像是不经意走进了一幅水墨画,芦苇摇曳,在轻风里添了些许韵致,野鸭悠闲地在水中嬉戏。而距此不远的可可托海镇的环境远没有这般闲适。
可可托海镇位于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小镇地处矿区,矿务局人口占多数,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就位于这里。离这里不远,就是可可托海邮政所。2010年起,很多矿区企业陆续关停或搬出了可可托海镇。全镇目前的常住人口不到6000人。2013年,镇上的支局在储蓄业务迁走后,只有1名员工的编制。这里成了一个人的邮政所,而乌拉力没有选择去富蕴县更好的环境工作,独自一人守在了这里。既当营业员又当投递员,他成了全面业务能手。
可可托海镇是全国第二冷极,最低温度曾达到-51.5℃。从镇上到可可托海边防连的这段邮路,就在三号矿坑旁边,单程投递里程近12公里,沿途包括社区、林场和个别矿企等。夏天是炙热的阳光,冬天就是难以忍受的寒冷了。
每一次投递对乌拉力来说,都是一种考验。虽然条件艰苦,但这些年来,军人出身的乌拉力没有延误过一件邮件,也没打过退堂鼓。
真诚的服务加上天生的热心肠,让他成为边防连战士们最亲密的朋友。平日投送邮件时,除了关注自己的邮件外,很多年轻战士还愿意和这位“老班长”聊聊天,说一些知心话。
偏僻的边防小镇人烟稀少,邮政人像戍边将士一样坚守岗位,缘于一份承诺。这份承诺,让他们在这条看似孤独的邮路上坚定地行走。
邮政人、战士忙碌身影成风景
在阿勒泰地区蜿蜒的边境线上,记者一路走访,邮政人、边防战士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哈巴河县的阿克布拉特村,一眼望去仿若世外桃源,绿色的草地,白色的羊群,别具特色的小屋前站着哈萨克族的男男女女。
采访时,他们会不约而同提到一个人,他就是51岁的投递员杰恩斯别克。
在大雪封山时,在道路还没修好时,在村民们需要帮助时,整整七年时间,杰恩斯别克总是为村民提供着最及时的帮助。
在阿克布拉特村随便到哪一家,杰恩斯别克都是最尊贵的客人。尽管阿克布拉特村现在交通已经十分便利,他已回到县城工作,但杰恩斯别克会经常到村里来看看老朋友们。
站在有着100多年通商历史的吉木乃口岸,凝视新疆最古老的国门、历史遗留下来的老会晤桥,再看看现今中哈双方新的会晤桥和两国界碑、中哈友谊贸易桥,体验186团边境军垦红色文化,一种神圣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跟随邮车,记者来到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边防派出所,边防干警们都知道,每周三就会有一辆绿色的邮车到来,通过西北最后一个关卡——恰尔夏特边境管理区公安边防检查站时,两边执勤的边防武警年轻而挺拔的身姿让我们很有安全感。而邮车给战士们带来的则是一种温暖的慰藉。
战士忙碌身影成风景 边防线上邮递员,苦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