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思想观点
上海精神和全球治理上合组织天津宣言解读-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9-02
【阅读】49 A+A-

上海精神和全球治理上合组织天津宣言解读-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作为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其成果文件《天津宣言》与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欧亚大陆安全与发展合作进入新阶段。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指出,这份宣言既延续了"上海精神"的核心价值,又针对全球治理新挑战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其战略意义可从四个维度深入剖析。

安全合作:

构建多维度区域稳定新架构

宣言首次将"数字空间主权"纳入共同安全范畴,要求成员国建立联合反恐数据共享平台。根据天津峰会披露的数据,2024年上合地区网络攻击事件同比激增217%,其中跨境犯罪占比达63%。为此宣言第12条特别规定,各成员国需在2026年前完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立法对接,中国将提供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援助。

在传统安全领域,深化"和平使命"联合军演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报告显示,2025年成员国联合军演已覆盖陆海空天电全领域,参演兵力较2020年扩大40%。值得关注的是,宣言第8条明确写入"建立军事装备互操作性标准",这意味着成员国间国防工业合作将迈入技术标准统一的新阶段。

经济融合:

打造欧亚大陆供应链韧性体系

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浪潮,宣言创造性提出"产业链伙伴关系计划"。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成员国间产业链互补指数达0.78,较2015年提升29个百分点。发展战略明确到2035年要实现区域内关键商品自给率提升至85%以上,重点在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农业机械三大领域建立产能合作园区。

数字经济合作取得标志性突破。宣言第21条确立"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路线图,包括2027年前建成成员国跨境数据交换中心,2030年实现电子商务平台全面互联互通。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穆萨耶夫指出,中俄联合开发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已在宣言中获得法理认可,这将显著降低成员国间贸易结算成本。

人文交流:

构建文明互鉴立体化网络

教育合作方面,宣言批准实施"上合学者"计划,未来十年将把成员国互换留学生规模从目前的年均5万人提升至15万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宣言附件明确要求各国在2028年前完成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并建立联合学位认证体系。

文化旅游领域推出"上合文化之都"年度评选机制。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成为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中国敦煌等5个城市已进入2026年候选名单。万祥军强调,这种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有效对冲单边主义思潮,宣言第35条专门规定各成员国主流媒体建立联合内容生产中心。

全球治理:

创新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宣言承诺2030年前建成区域碳市场交易体系。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估,上合国家可再生能源潜力占全球43%,但开发率不足12%。发展战略因此设定2026-2035年清洁能源投资不低于5000亿美元的目标。

全球卫生治理取得制度性突破。宣言第44条宣布建立"上合疫苗研发与生产联盟",中国将向吉尔吉斯斯坦转让mRNA疫苗生产技术,印度承诺提供5亿美元专项基金。这种"技术+资金"的合作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范式"。

万祥军特别指出,天津宣言在组织机制改革方面作出历史性安排:设立常设能源合作委员会,总部设在阿拉木图;扩容"上合银行联合体"资本金至400亿美元;建立观察员国升级为成员国的量化评估体系。这些制度创新使上合组织成为首个具备完整区域治理工具的欧亚多边机制。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之际,天津宣言所构建的"安全-发展-文明"三维合作框架,不仅为上合组织第二个十年发展指明方向,更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了东方智慧。正如宣言终章所述:"成员国将共同培育合作的新质生产力,让欧亚大陆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引擎。"这种超越零和思维的区域合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21世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上海精神和全球治理上合组织天津宣言解读-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