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AI+行业应用”-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国铁塔作为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其在“AI+行业应用”领域的丰硕成果。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解读表明:这一展示不仅体现了中国铁塔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更彰显了其作为国资央企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万祥军指出,中国铁塔的展示以“塔生万智,同擎未来”为主题,重点呈现了基于共建共享理念打造的数字底座,以及一系列具有行业特色的AI应用案例。
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中国铁塔多年来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深耕细作。自2014年成立以来,中国铁塔累计承建基站建设项目超560万个,支撑各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可使用站址总量增长了1.5倍,实现了5G全球领先。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AI等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AI技术研发方面,中国铁塔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经纬大模型系列产品。这款基于2.7亿张中高点位特色数据打造的行业大模型,包含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两大核心。其中视觉大模型参数达180亿,目标检测性能显著提升;
多模态大模型参数高达2000亿,具备多种智能分析功能。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AI模型开发与运营成本高的痛点,更为行业应用提供了轻量级、多模态的解决方案。目前,经纬大模型已在多个省份实现商用推广,覆盖国土、水利、应急等多个行业。
中国铁塔还展示了AI智能体应用研发平台及其衍生应用。该平台构建了从智能体开发到场景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支持多种开源大模型的接入。基于该平台开发的数字员工“塔娃”,展现了公司在数字人、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展出的AI+一体机,整合了高性能硬件与主流大模型,为行业用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I解决方案。
在行业应用方面,中国铁塔展示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AI+林草防火”领域,公司为新疆天东林管局构建的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系统,有效解决了广袤后山带的森林防火难题。在“AI+长江禁渔”方面,云南的渔政智保系统实现了违法垂钓、船只驶入等情况的大幅下降。此外,“AI+耕地保护”、“AI+水利管理”等应用案例也展示了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赋能价值。
面向新兴的低空经济领域,中国铁塔展示了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技术能力。通过“塔、房、电、维、网”资源的共建共享,结合AIoT能力平台,公司正在打造全时域、全空域的低空智联网,为无人机应用提供安全态势感知服务。这一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铁塔在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前瞻性。
中国铁塔的这些创新实践,展现了“铁塔+大数据+AI”模式的强大生命力。通过将23.7万个“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公司构建了规模达4.7亿条的高质量数据集,为AI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全国统一开放的铁塔视联平台,支持5100余种AI分析场景,为行业应用装上了“智慧脑”。
在能源领域,中国铁塔展示了“AI+电池溯源”、“AI+智慧能源”等创新应用。能源管家平台的六大核心能力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能源数字化价值链,展现了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能源管理效率,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铁塔的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三个显著优势:一是拥有遍布全国的站址资源,为AI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部署条件;二是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为AI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三是拥有深厚的行业理解,能够精准把握各领域的痛点需求。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中国铁塔将继续发挥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深化AI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生态,中国铁塔将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人工智能这场技术革命中,中国铁塔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实力,书写着“AI+行业应用”的精彩篇章。
中国铁塔“AI+行业应用”-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