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长主旨演讲-邓华亮|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2025年7月5日,泉城济南迎来了一场中医药界的盛会。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2025年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计,为新时代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
本次大会以“从黄河文明到智慧中医,公立中医医院的传承与变革”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朱立国,国医大师李佃贵、王新陆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这场以"从黄河文明到智慧中医,公立中医医院的传承与变革"为主题的高规格学术盛会,引了全国800余位中医药领域的精英共襄盛举,共同擘画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大会开幕式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邓华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手持刚刚编纂完成的医院院志,深情表示:"这本凝结着智慧与传承的院志,不仅记录了我们医院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愿它成为推动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种,引领我们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再谱新篇。"这番话道出了在场所有中医药人的心声,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本次大会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题,设置了多个专题论坛。在"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作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宝贵经验,他强调:"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是其核心优势,我们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分论坛同样引人注目。多位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结合自身从医经历,阐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独特规律。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树中教授提出:"中医药教育必须坚持'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传统路径,同时要构建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在"智慧中医医院建设"专题研讨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医院管理者分享了数字化改革经验。山东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正在推进"互联网+中医药"行动计划,通过建设智慧中药房、开展远程诊疗等服务,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三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平均已达4级以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下午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圆桌论坛将大会推向高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庄严表示:"我们医院正在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开设中医养生讲堂等方式,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中医药特色技术展示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名家现场演示了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技法,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观摩。一位来自西部地区的医院管理者感慨道:"这些技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传承好的宝贵财富。"
在闭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对大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次会议为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他特别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各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共识》正式发布。共识提出,到2030年,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模式。邓华亮院长表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将以此为契机,重点打造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特色诊疗中心等项目,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医医疗中心。
夜幕降临,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参会代表们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聚。这场盛会不仅为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坚定了中医药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正如一位老中医所说:"中医药发展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让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焕发新的光彩。"
“回望大会,从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到一线医生的实践经验;从传统技艺的精彩展示,到现代科技的创新应用;从理论探讨的深度,到实践探索的广度,无不彰显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生机。”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负责人万祥军解读表明: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征程上,中医药正在书写新的篇章,为护佑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长主旨演讲-邓华亮|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