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国卫健委
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共识-万祥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5 A+A-

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共识-万祥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7月5日,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2025年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这场汇聚了全国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的盛会,不仅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通过《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共识》的发布,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本次大会以“从黄河文明到智慧中医,公立中医医院的传承与变革”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朱立国,国医大师李佃贵、王新陆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这场以"从黄河文明到智慧中医,公立中医医院的传承与变革"为主题的高规格学术盛会,引了全国800余位中医药领域的精英共襄盛举,共同擘画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本次大会发布的《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共识》,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并举、医教研协同、防治康融合的发展理念,为全国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负责人万祥军研读表明。

万祥军说:“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中医药事业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黄金期,公立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主力军,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守正创新中谱写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华彩篇章。”

本次大会以“从黄河文明到智慧中医,公立中医医院的传承与变革”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朱立国,国医大师李佃贵、王新陆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这场以"从黄河文明到智慧中医,公立中医医院的传承与变革"为主题的高规格学术盛会,引了全国800余位中医药领域的精英共襄盛举,共同擘画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守正创新:

中西医并重的时代命题

《济南共识》开宗明义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这一理念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

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在解读时指出,当前我国慢性病、老龄化等健康挑战日益突出,而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恰能与现代医学形成互补。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其建立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模式,使急性心梗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提升至92%,住院周期缩短3.5天,充分彰显整合医学的价值。

传承创新的双轮驱动

共识特别强调"传承创新并举",这直指中医药发展的核心命题。

在大会展示的案例中,基于古籍研发的"智慧中药房"系统引人注目——通过AI解析《伤寒论》等典籍中的方剂规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已成功开发出12个院内制剂,其中治疗糖尿病的"芪黄消渴方"转化率达85%。万祥军特别提到:"我们既要保持道地药材炮制、针灸手法等传统技艺的原真性,又要运用现代科技解开'黑箱',像用分子影像技术可视化经络传导,用大数据分析证候演变规律。"

医教研协同的生态构建

针对中医药人才断层问题,共识提出建立"临床问题-科研攻关-教学转化"的闭环体系。数据显示,参与试点的20家中医医院通过设立"名医工作室-重点专科-研究所"三级平台,青年医师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从31%跃升至67%,专利转化数量年均增长40%。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新的"师承教育学分制",要求主治医师每年跟师门诊不少于100学时,并将经典考核纳入职称评审,这一做法已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目录。

防治康融合的服务革新

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共识倡导的"防治康融合"理念展现出前瞻性。济南市中医医院打造的"院前治未病-院中综合治疗-院后智慧随访"全周期服务链,使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其开发的"中医智能云管家"系统,整合舌面脉等中医特色监测数据,已为10万余名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万祥军强调:"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就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让艾灸、拔罐等适宜技术走进社区家庭。"

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支撑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突破三大瓶颈:首先是标准体系构建,目前发布的200项中医诊疗标准中,仅有43%获得国际认可;其次是评价机制改革,需要建立包含中医药特色指标的质量评估体系;最后是数字化转型,全国仅19%的中医医院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院。对此,共识提出建设"中医临床大数据中心"的构想,计划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经方验案的安全共享。

国际视野下的中医药振兴

在"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分论坛上,数据显示我国已在全球建成5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但服务人群仍以华侨为主。万祥军建议:"要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像针灸针具的ISO标准已使相关贸易额增长3倍。下一步应重点攻关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标准,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值得注意的是,共识首次提出建立"中医药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联盟",首批将有12个国家参与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循证医学研究。

基层能力的筑基工程

针对县域中医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山东省卫健委在大会上分享了"百县提升"计划经验:通过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使县级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率从35%提升至61%,中药饮片使用占比达到46%。特别创新的"云上经方"平台,让乡村医生能实时获得三甲专家对经典方剂的解读指导,目前累计解答基层用药疑问2.3万条。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这份凝聚行业智慧的《济南共识》,不仅为公立中医医院转型提供了方法论,更折射出中医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态势。正如万祥军所言:"当英国NHS开始推广太极拳治疗慢性疼痛,当美国FDA加速审批中药复方,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用现代语言讲好中医故事,让这一中华文明瑰宝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在政策红利、科技赋能和需求升级的三重驱动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共识-万祥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