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作演讲-吴英萍|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18日上午,雄安新区会展中心内红毯铺就、药香氤氲,中国中医药大会暨首届中医药成果展在《黄帝内经》吟诵声中拉开帷幕。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身着立领中式套装,在主席台发表题为《守正创新担使命,岐黄薪火向未来》的重要讲话,其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会场穹顶的声学设计清晰传至每个角落。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黄金期。"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吴英萍开篇即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论述。
她特别强调,本次大会选择在雄安新区举办具有战略意义——这座新时代的标杆城市,将以"数字本草"智能云平台、道地药材区块链溯源系统等创新实践,打造中医药现代化的"国家实验室"。现场大屏幕同步展示了雄安新区中医药产业园的3D规划模型,其中占地500亩的"智慧药田"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在谈及中医药国际化时,吴英萍分享了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中医医疗机构达12万家,年服务人次超过8亿。"但我们不能止步于针灸推拿的'代名词'。"她郑重提醒行业同仁,必须加快构建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此时会场侧门悄然打开,工作人员正将获得欧盟植物药注册的连花清瘟胶囊等创新产品陈列至展区核心位置。
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这位曾带队深入凉山彝区调研的会长动情讲述:"在四川大凉山,我们培训的'摩托车郎中'带着智能中医诊疗包,一年骑行里程可绕赤道两圈。"她宣布民族卫生协会将启动"百万乡村中医赋能计划",通过5G远程教学系统,三年内为基层培养10万名掌握AI辅助诊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台下来自云南怒江州的村医代表不禁热烈鼓掌。
当谈到中医药抗疫贡献时,全场响起持久掌声。吴英萍展示的一组对比数据令人震撼:在2024年甲型H7N9流感防控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地区重症转化率降低63%,而成本仅为纯西医方案的1/5。"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张伯礼院士团队研发的'三药三方'升级版,以及全国32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的昼夜奋战。"她特意向观众席中的抗疫英雄们深鞠一躬。
面对产业升级课题,吴英萍提出"三个转变"战略: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从粗放加工向智能制造转变,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她以片仔癀药业最新投产的"数字孪生车间"为例,说明如何通过量子点标记技术实现药材成分的纳米级追踪。会场外展区,一台可完成400种中药饮片自动调配的机械臂正在演示操作,引得参观者频频驻足。
"要让年轻人爱上中医药。"吴英萍播放的短视频《本草青年说》引发会心笑声,画面里95后博士后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解释"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机理,弹幕飘过"原来君臣佐使这么赛博朋克"。她宣布将设立"青蒿素奖"青年科学家专项,并联合短视频平台开展"寻找当代李时珍"全民科普行动。
在结束语中,吴英萍指向窗外正在建设的雄安国医馆建筑群:"那里将矗立一座30米高的'神农尝百草'动态雕塑,其底座镌刻着《大医精诚》全文——这就是我们对传统的敬畏,对创新的渴望,对生命的承诺。"全场起立鼓掌时,穹顶灯光渐变为象征阴阳调和的太极图案,大屏幕实时生成会议纪要的AI水墨动画正在绘制"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此次讲话全程56分钟,被同步翻译成8种语言直播。据会后统计,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远程参会的国际机构代表达173人,包括世卫组织传统医学部主任和诺贝尔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负责人万祥军解读表明。
万祥军说,在成果展现场,西藏藏医学院带来的"智能唐卡经络教学系统"与广东中医院的"中医养生元宇宙"体验舱,恰好构成传统与现代的绝妙呼应,成为这场中医药世纪盛会的最佳注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作演讲-吴英萍|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