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中医药发展大会
筋膜学视角下艾灸的治疗机制-王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4 A+A-

筋膜学视角下艾灸的治疗机制-王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在2025年盛夏的深圳会展中心,中医药预防医学与中医药健康发展大会的舞台上,深圳大学筋膜学研究院院长王军教授以一场题为《筋膜学视角下艾灸的治疗机制》的学术报告,为千年艾灸技艺注入了现代科学的灵魂。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这位集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头衔于一身的学者,用筋膜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解码钥匙,开启了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对话的新篇章。

2025年7月,深圳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中医药界的盛会——中医药预防医学与中医药健康发展大会暨第三届艾灸健康产业交易博览会。在这场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的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吸引了国家部委领导、权威协会、专家学者、国内外艾灸产业界人士,共同探讨艾灸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路径。

‌开幕式暨主题论坛上,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周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副会长陈朸为、九宫艾集团总裁杨绪洋,以及来自国际组织的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组织委员会执委万祥军等相继致辞,从政策导向、行业规范、科技创新多维度擘画艾灸大健康产业的未来。

本届艾交会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指导下,由中艾服(深圳)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艾灸健康产业分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中国针灸学会民间针灸分会、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湖南省针灸学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国稻种芯粮农(山东)科技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山东)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九宫艾(深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筋膜学的革命性视角

王军教授团队通过十余年的基础研究发现,人体筋膜网络作为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系统,不仅是肌肉骨骼的支撑结构,更是具有独立生理功能的"人体第十大系统"。研究显示,筋膜中密集分布的间质细胞可形成生物电信号传导网络,其导电性是普通肌肉组织的3.2倍。这一发现为解释艾灸"灸感传导"现象提供了物质基础——当艾热刺激特定穴位时,可通过筋膜网络的生物电传导,实现"点-线-面"的三维能量传递。

艾灸热效应的分子密码

团队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证实,艾灸产生的50-60℃局部高温可精准激活筋膜中的TRPV1热敏受体,触发级联生物反应。实验数据显示,持续15分钟的艾灸刺激能使局部组织温度维持在42℃达2小时以上,这种"热记忆效应"远超普通热敷。

更关键的是,这种温热刺激可促使筋膜干细胞分化为具有修复功能的肌腱细胞,其增殖效率比常温条件下提升47%。王军特别指出:"艾绒燃烧时释放的4.5-6μm远红外波段,与人体组织振动频率高度吻合,这是普通热源无法替代的物理特性。"

神经-免疫-筋膜的三维联动

研究团队通过fMRI脑功能成像发现,艾灸足三里穴时,不仅局部筋膜出现厚度增加(超声检测显示增厚0.3-0.5mm),还会同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动物实验表明,艾灸刺激后24小时内,血清中IL-10抗炎因子水平可升高2.3倍,而TNF-α促炎因子下降58%。这种双向调节效应揭示了"一灸多效"的科学本质:筋膜既是艾灸能量的接收器,又是调控全身的"生物信息交换机"。

古老技艺的现代化转型

在大会现场,王军展示了团队研发的"智能筋膜艾灸机器人"。该设备通过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筋膜层温度变化,结合AI算法动态调整灸距,使热渗透深度精确控制在3-5mm的筋膜浅层。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这种标准化艾灸对慢性腰痛的缓解率达81%,远超传统手工艾灸的63%。"我们不是要取代传统,而是用科学语言翻译古老智慧。"王军强调,团队已建立全球首个"筋膜-穴位三维图谱数据库",将361个经穴准确定位在筋膜网络的力学节点上。

产业发展的科学支点

面对现场300余家艾灸企业代表,王军提出"循证艾灸"的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标准化灸具实现剂量可控(温度±1℃、时间±15秒),建立基于筋膜反应指标的疗效评价体系。其团队与深圳艾灸行业协会合作开发的"筋膜可视化检测仪",已能定量显示灸后筋膜黏弹性改善程度(剪切波速度降低12%-18%),为产品效果验证提供了客观工具。

这场持续40分钟的演讲,最终以全场起立鼓掌的方式落下帷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在会后总结中指出:"王军教授的工作架起了连接《黄帝内经》与现代生物医学的桥梁,证明传统医学的现代化不是消解其精髓,而是让古老智慧获得当代人能理解的新表达。"正如深圳会展中心外矗立的艾草雕塑所昭示的,这场始于三千年前的温热疗法,正在科学之光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筋膜学视角下艾灸的治疗机制-王军|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