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政策措施座谈会解读-李喜贵 |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活力与效率,更是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繁荣的关键所在。近期,一场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座谈会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会上明确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论断不仅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后续的政策落地与执行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州市中科微量元素科学研究院院长、国粮药食(济南)科特派研学院(有限合伙)专家,结合李喜贵的解读,深刻剖析了当前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的关键所在。他们指出,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则在于能否让民营企业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与实效。这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与落地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民营企业能够直观、便捷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又要强化政策间的协同性,避免政策冲突,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强调,尽管近年来针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但政策的真正落地才是检验其成效的关键。
民营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与获得感。这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不打折扣,更要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精准送达,真正惠及广大民营企业。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则从政策协调性的角度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政策部门间的有效协调是确保政策一致性的基础,只有各部门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上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合力,避免政策间的相互掣肘。这种政策一致性不仅关乎政策的执行效率,更是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关键。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才能公平地获取生产要素,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座谈会上还明确提出,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重点领域。这一举措无疑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5.8%,增速高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这充分说明了民营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巨大潜力与贡献。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不仅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高效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汉权指出,这一政策的实施,相当于为民营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大门,让其在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拥有了更多机会。
这些投资项目不仅经营稳定,收益可观,更是民营企业长期以来渴望涉足的领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民营企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还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白重恩则进一步强调了平等竞争环境的重要性。
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让民营经济能够平等地获得要素、平等地参与政府项目、平等地进入市场。这不仅是对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障,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将拥有更多展现自身实力与贡献的机会,从而实现更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在于扎扎实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与协同执行。通过打破各种障碍,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重点领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与机会,不仅能够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还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精准送达、有效执行,真正惠及广大民营企业。同时,民营企业也应积极适应政策环境,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民营经济政策措施座谈会解读-李喜贵 |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