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我的主题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张伯礼观点|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4-26
【阅读】27 A+A-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张伯礼观点|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教授作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始终站在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前沿。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在第四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他提出的"AI+中医药"战略构想,不仅为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揭示了数字化时代中医药突围的关键路径。

4月22日至24日,第四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中医药+人工智能”,旨在深度探讨AI技术在临床诊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为智能时代中医药的发展策略和重点任务提供支持。

历史交汇:

中医药与AI的必然融合

张伯礼院士指出,当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交汇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中医药服务市场年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但传统人工诊疗模式面临效率瓶颈。以中医脉诊为例,资深医师培养周期长达10年,而AI辅助诊断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数万例脉象数据,可使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2%以上(2024年乌镇大会临床数据)。这种技术赋能正在改写中医药的发展逻辑。

在浙江乌镇的中医药AI实验室,智能舌诊系统已实现30秒内完成舌象分析,较传统目诊效率提升20倍。张院士团队开发的"智慧中药房"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煎药误差率控制在0.3%以下,使千年古方焕发精准医疗的新生机。这些实践印证了他的判断:AI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对中医药精髓的强化和延伸。

多维突破:

AI重构中医药全产业链

在临床诊疗领域,张伯礼团队研发的"中医大脑"已接入全国53家三甲医院,累计辅助开具处方超200万张。该系统独创的"症-证-方"三维匹配算法,将经方使用的适宜性提高到89%。更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正在破解中医药标准化难题——通过建立包含12万例病案的数据库,首次实现了"同病异治"决策的量化评估。

科研创新层面,中药组分分析迎来革命性变革。基于量子计算的分子模拟技术,使黄连素抗病毒机制研究从传统3年周期缩短至6个月。2024年初,AI预测的"黄芩-鱼腥草"新型组合经实验证实对耐药菌抑制率提升37%,这种"计算驱动发现"的新范式正在重塑中医药科研方法论。

人才培养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名医传承系统",可完整还原国医大师的诊疗思维过程。北京中医药大学试点显示,AI辅助教学使辨证论治课程掌握速度提升40%。张院士特别强调:"智能技术不是要替代医生,而是让年轻医师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成长。"

守正创新:

平衡技术赋能与传统精髓

面对AI浪潮,张伯礼院士始终保持清醒认知。他在大会报告中特别指出:"机器学习可以模仿辨证逻辑,但永远无法替代医者仁心。"这种平衡思维体现在其团队研发的"人机协同诊疗系统"中——AI负责数据处理和方案建议,最终决策权始终在医师手中。

在质量标准建设方面,张院士主导制定了全球首个《中医药人工智能应用伦理指南》,明确规定算法需保留"中医整体观"解释路径。其团队开发的"中药种植智慧云平台",既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药材生长,又完整保留了"道地药材"的传统评价体系,实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智慧的有机统一。

全球视野:

中医药智能化的国际竞争

据国际医药智库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家开展中医药AI研究,日本汉方药企已投入3亿美元建设智能生产线。张伯礼院士在大会闭门会议上警示:"如果我们不掌握智能时代的话语权,未来可能要用外国算法解析《伤寒论》。"这种危机意识推动我国率先建立中医药AI专利池,目前已收录核心技术专利286项。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药品管理局2024年新规明确要求中药进口需提供"生产过程数字化追溯证明"。张院士团队开发的区块链溯源系统,使安宫牛黄丸等名优中成药成功突破技术壁垒,2024年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62%。这些实践验证了智能化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必需。

未来图景:

构建智能时代的岐黄之道

站在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电子药柜前,张伯礼院士描绘了更宏大的愿景:到2030年建成"云—边—端"协同的中医药智能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三大支柱:基层医疗机构的AI辅助诊断终端、区域智慧中药共享煎制中心、国家级中医药知识图谱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体系特别设计了"老药工经验数字化"模块,确保传统技艺在数字时代得以传承。

在大会闭幕致辞中,张院士强调:"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答题笔必须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随着《中医药AI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出台,我国已率先建立起包含标准规范、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推进机制。这种系统性的战略布局,正推动中医药在智能时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这场发生在千年水乡的科技与传统的对话,或许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言:"当人工智能遇上阴阳五行,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开启了一种认识生命的新维度。"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中国智慧正在为全球医学发展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张伯礼观点|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