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地方区域->青海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扛起源头责任 强化干流担当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22-03-11
【阅读】531 A+A-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扛起源头责任 强化干流担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连线会内外】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作为黄河源头省份,立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引的方向、擘画的蓝图坚定前行,牢记保护好母亲河是“国之大者”,扛起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履行维护生态安全重大使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贡献青海的力量。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来说,则是背靠黄河好发展。德吉村是易地搬迁村,搬迁到现在的移民安置点,依托黄河水利风景等优势,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实现了就地就业。无独有偶,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村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起了观光旅游业,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德吉村、边麻沟村,是青海众多依托“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的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尝到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甜头,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了大家坚定的信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过去一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黄南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德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三江源、祁连山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高,青海湖水域面积持续扩大,黄河干流径流量保持稳定,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湟水河达到Ⅲ类,水污染防治走在全国前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群鸟翔集,大美青海更具影响力、美誉度。”全国人大代表孟海介绍。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做好湟水河的生态保护十分重要且必要,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德带到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大黄河上游青海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支持力度。他说:“鉴于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特殊重要性和加强水源涵养、生态一体化修复治理的紧迫性,建议自然资源部在项目入库竞争性评审中予以重点考虑,优先支持,尽早立项。

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财力有限,转移支付占比高,自我发展能力弱,建议财政部落实国家支持涉藏地区发展政策,取消或降低地方配套比例,确保项目早日立项、早日启动、顺利实施,全面推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全国政协委员马志伟说:“加强青海省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是确保长江、黄河上游水质的关键之策。建议将青海省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到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和黄河重点生态功能区总体规划当中,支持青海省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同时给予技术支持,支持青海省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与先进适用装备,提高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利用效率。”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每年正月十四,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灯会——九曲黄河灯会,九曲黄河灯会不仅是乐都群众春节里的一道文化盛宴,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灯。河湟文化是黄河四大文化之一,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海东市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黄河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全力打造河湟文化新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张周平围绕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黄河孕育流淌出华夏文明的万千气象,由此凝聚的黄河文化是沿黄九省区千百年来生活的居民生产生活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之和。在新时期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是沿黄九省区打造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的重要内涵,也是大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首先,组织国内各领域专家,调查和盘活黄河文化库存量,科学绘制统一的黄河文化基因库和图谱系,对黄河全流域文化进行科学分类、统计和总规划,制定和划分沿黄九省区各河段重点保护传承和弘扬文化项目,为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奠定坚实文化产业基础。

其次,在国家层面设置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研究机构和表彰奖励机制,促进和激励全社会各领域人才对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挖掘和整理工作。第三,深度开展黄河文化在国际间的交流交往活动,以黄河文化为纽带桥梁,推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让黄河文化走出国门,实现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双赢’。”张周平说。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不论是保护还是发展,终归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黄河沿线,这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随着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县域内随处可见水清、岸绿的美景。

好的风景自会吸引游客前来,政府加大了对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扶持,街子镇村民韩伊拉斯瞅准时机转行经营起了农家乐,“我原来是在青藏线上跑客货运输的,后来看大家农家乐开得风生水起,我也就不跑运输了,在家门口经营起了农家乐,主要做一些具有撒拉族民族特色的美食,生意还不错,回头客也多,自己挣钱的同时,也带动村里十余户贫困妇女就近就业,每户每月新增收入3000元以上。”

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出生在黄河岸边的撒拉族全国政协委员韩文林说,“要积极探索适合黄河流域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新路子,立足比较优势的自然条件,结合资源禀赋、历史底蕴、区位条件、产业基础,遵循‘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发展原则,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让黄河沿线的群众吃上‘生态饭’。”

全国人大代表孟海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安全地位’,以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为主线,以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为重心,以造福人民、永葆母亲河健康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稳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着力确保流域长久安澜、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着力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着力讲好黄河‘青海故事’。”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扛起源头责任 强化干流担当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