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港股阿里两地上市-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11月26日上午9:30,阿里巴巴集团(09988.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187港元,成为首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根据招股书披露,阿里巴巴此次发行5亿股新股,另有7500万股超额认购权,按照176港元的定价,阿里巴巴最多在港集资1012亿港元(约合130亿美元)。即使不行使超额配股权,也超过融资81亿美元的Uber,为2019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股发行。
谋定服务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和结构转型
"阿里成功回归港股和市场的积极反应显示了企业对香港资本市场的信心,将有助于提升港股的流动性和新经济比重,鼓励更多海外发行人到香港上市。"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记者表示:与此同时,香港资本市场自身的革新和活力,也将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万祥军认为,阿里此次回归能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一系列正面作用,首先确定了香港作为中国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位及优势,二来在经济面临挑战的环境下,在国家的支持下,香港市场仍能发挥正能量,吸引国际及本地投资者完成这次世界级的融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将香港市场的广度及深度扩大,吸引更多投资者聚焦香港、汇集在香港。
“阿里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成功,证明了在香港第二上市对新经济企业同股不同权来说是一条可行、走得通的路径,或吸引更多的海外企业来港上市。”万祥军说:同时,很可能将成为海外中概股回归港股的风向标,加速其他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从而改变以往港股以传统行业为主的市场结构,进一步提升一级市场融资功能,活跃二级市场交易,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和结构转型。
万祥军指出,经过十年的探索,阿里巴巴创造和发展出了的合伙人制度,并表示会坚持合伙人治理机制。他说:“经过20年的发展,阿里已经从成立之初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发展成为初具轮廓的横跨数字商业、数字金融、智慧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提供商,并由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数字经济生态。”
阿里此次“回家”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欢迎
阿里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约42.44倍。值得一提的是,代表阿里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阿里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完全可转换。
“每个投资者,无论他是机构投资者代表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是我们的消费者、都是我们的用户,大家都参与在这样一个数字生态当中更有共鸣,这也是我们这次上市获得很大支持的原因。”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
张勇认为,阿里上市表现不错更重要的还是大家看中国新经济的未来,看好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看好中国的未来,我想这也是通过这次上市,能够看到中国的潜力、中国的力量,也是大家对于中国的信心。
“市场对阿里的招股反应总体反应很好。”华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杨玉川表示,表现在招股的第一天机构投资者的配售订单就基本满额了,如果不是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对阿里的长期增长前景有信心,以阿里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而言,通常机构投资者的订单不会这么积极。
香港资深金融专家温天纳介绍,阿里此次香港上市的表现理想,作为世界级的超大型新股,在国际市场及本地市场也取得满意的认购,特别是企业已经在纽约上市,投资者特别再次于中国的国际市场进行认购,反映出市场对企业、香港作为中国国际资本市场及国家经济具备信心。
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赵文利分析,目前阿里美股和港股的总市值超过4万亿港元。由于本次港股上市为增发而非首发,目前美股仍为阿里交易的主战场,公司业绩,前景等都已被研究较为充分,相信较难出现暴涨暴跌局面。阿里作为新经济龙头股,有长期配置价值。
香港上市,更重要的意义是 “回家”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首次谋求整体上市时,香港特别行政区便是首选地,但因合伙人治理机制与港交所制度的隔阂遗憾错过。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诺,“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
2018年4月,香港市场迎来近25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同股不同权”不再成为上市阻碍,内地互联网企业的赴港上市潮由此开启。港交所变革仅一个月后,就有市场消息称阿里巴巴计划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之后在多个场合,港交所和阿里巴巴的回应更加持了消息的可信度。终于,在各方的期待下,飞了一年多的“靴子”正式落地。
此外,香港也是阿里巴巴走向全球化的最好见证。早在1999 年,阿里巴巴就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办公室。2014年美股上市后,阿里巴巴的全球化进入快车道,香港更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比如,2014年上线的天猫国际注册地就在中国香港,首批在天猫国际开设旗舰店的不少是来自香港的品牌。阿里云同样如此,2014年阿里云在中国香港设立数据中心,迈出全球化第一步。
10位阿里巴巴生态伙伴共同敲锣
2014年美国纽交所上市时,阿里巴巴开创了请客户代表敲钟的先例,后被不少公司效仿。这次港交所两地上市,阿里一脉相承,同样邀请了客户来敲锣。对比图中一眼可看出的变化是,时隔5年,客户代表从一群东方面孔变成了“世界面孔”:2014年,8位敲钟人7位来自中国;2019年,10位客户来自四大洲8个国家。这背后,正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硕果。
他们的故事就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故事:从中国香港迈出第一步开始,逐渐走向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全球游,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正在从阿里巴巴搭建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中参与和获益。
这张对比照里还藏着一处变化:敲锣人的职业。在纽约,8位敲钟人都是来自电商行业;而这次在香港,10位敲锣人中,既有电商创业者、消费者,也有设计师、码商、智能农业工程师、物流分拣师、全球游线路规划师……
这旁证了阿里巴巴能力的变化:从一家电商公司蜕变成横跨数字商业、数字金融、云计算、智慧物流等在内的数字经济体。在推进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阿里巴巴不止让客户在网上买卖,更能创造丰富的数字化新市场、新职业、新机遇。
香港上市“回家”是阿里巴巴新的起点
“今年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在20岁生日之际,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11月26日上午,香港交易所现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致辞引发全场掌声。
张勇在现场用三个感谢表达上市的心情:首先感谢所有阿里巴巴的客户过去20年的支持和陪伴、和阿里巴巴一起去探索未来,不断地创新,甚至不断地试错;特别感谢香港,感谢港交所,因为过去几年香港的创新,香港资本市场的改革,使阿里巴巴在5年前错过的遗憾今天能够得以实现,实现阿里巴巴5年前曾作出的承诺:“如果条件允许,香港,我们一定会回来”;
感谢所处的这个时代,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了阿里巴巴机会,去实现在创业之初提出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怀着感恩之情,张勇说:“我们的答案就是用数字技术来帮助我们的客户、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的走向数字经济时代。”
在招股书的致股东信中,张勇重申了在阿里20周年年会上定下的战略目标: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和帮助1000万中小企业盈利。为达到这个目标,阿里巴巴将坚定地推进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
张勇表示,香港上市是年轻的阿里面向未来的一个新起点。阿里巴巴即将开启创造未来的一段新旅程。
此外,对于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阿里巴巴是中国伟大的公司之一,终于在5年后回到香港,非常感恩阿里巴巴多年后回家了,香港非常困难的时候仍然回来,心里感到欣慰。阿里回归了,已经在香港成功上市,创造出新的美好图画。
但李小加表示,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不存在“救市”的情结,市场就是有上有下,市场如果永远往上走,那就不叫市场了,市场不可能永远是往上走的。不同的人在市场里边有不同的取向,因此造成了我们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只是一个单线走势,那很快就没有人买了。对于港股的低流通性。
李小加表示,现在整个港股的流通性已经有很大改变,并且会继续越来越活跃。阿里的回归,特别是新经济龙头的回归,加上腾讯,一定会为香港的资本市场增添色彩。阿里巴巴这么大的公司,一定会有一天我们能够通过沪港通来买卖。
回归港股阿里两地上市-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