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无锡9月11日讯(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张道平 经济日报记者薛海燕)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图示: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秦雁致辞。
图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致辞。
图示: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致辞。
9月11日,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主题为:”的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制造与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主持。
本届峰会论坛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和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联合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执行。本次论坛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智能制造企业的高度关注,来自企业、高校、各地经信部门的与会代表超过1000人。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秦雁,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亚光,全国工商联执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
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副部长徐全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中心副主任郭楠,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祝守宇,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制造与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生产设备和设计技术研究所(IPK)所长Holger Kohl先生、德国先进工业科技研究院理事会主席Thomas Nolting先生、IEEE总部2010年颁发的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最高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福田敏男先生;
以及东盟工程技术院院士Seeram Ramakrishna先生、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候任主席席宁先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Jay Lee先生等国外学术专家,李培根、熊有伦、杨华勇、丁汉等两院院士, GE、菲尼克斯、诺基亚、戴尔、中车和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
“立足国际视野,论坛邀请了全球领先的从业企业和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前沿理念和深刻影响,聚焦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物联网发展的未来趋势。”万祥军对记者表示,会议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构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广泛共识,形成以物联网和智能驱动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秦雁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的转换任务重要而紧迫,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夯实基础、服务支撑,在智能制造发展领域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6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3个项目入选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累计创建388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通过示范引领有效带动全省企业推进智能制造,促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有效嫁接,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指出,“智能制造,标准先行”。近年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从逐步完善智能制造标准顶层规划;加强基础性、共性标准制定;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发起成立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等四个方面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的建立。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说,无锡正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高性能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功引进了投资超百亿美元的华虹中电和海康物联网,超50亿元的浪潮大数据等一批重大项目。
目前,无锡物联网企业超过2000家,去年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今年上半年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增长近25%,无锡成为全国首个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物联网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国家863先进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专家委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培根院士等15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作了主题演讲,李培根以《制造中若干智能技术》为题,浅谈智能制造趋势下企业转型方向。
他在会上表示,新工业革命的趋势与影响将促使企业转型。企业要实现转型应从四大方面入手:理念转型,以客户为中心;能力转型,硬能力+软能力;管理转型,以数据驱动实现数据监管以及生态转型。Jan-Patrick Cap演讲题目为《智能制造:全球视角下的智能产品和工艺》,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智能产品和智能工艺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福田敏男给与会者带来的是微纳米机器人的分享,演讲主题是《微纳米机器人技术-超越机器人4.0》,他在会上介绍了微纳米技术在能源安全、绿色环保、健康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机器人在未来应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大数据识别挑战,为微纳米技术在微观层面构建物联网指明了方向。
Seeram Ramakrishna在以《工业4.0:循环经济和环境视角》为题的演讲中,介绍了物联网在循环经济中的具体应用,描述了新加坡在城市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光板嵌入物联网的具体实例。他认为,工业4.0和循环经济将在未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中国也需要这样的技术来实现更清洁、绿色和智能的发展。
Thomas Nolting的演讲和智能制造的核心——人才相关,主题为《中国智能制造对接德国工业4.0的人才战略》,他指出,工业4.0时代需要生产自动化、精益生产、生产信息化、项目整合规划等几类关键性人才,需要教育体系不断改进,以更务实的培养方式,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能接触到新的技术。
顾建党演讲的主题是《菲尼克斯智能转型之道》,他认为市场层面严重过剩、企业竞争力资源严重倒逼、技术引领的商业模式不是拯救是颠覆这是目前的新常态,而任何制造业企业转型必须对三大新常态趋势有深刻理解。
此外,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Jay Lee,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楠,戴尔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吴海亮,GE数字集团副总裁、GE数字集团集团中国区咨询服务部总经理顾国栋;
以及华为IOT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裁刘建峰,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MarkoTiesmaki,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宝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公司副总经理祝守宇等来自制造领域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也带来了他们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实践经验及转型路径的分享。
演讲结束后,论坛上,熊有伦、丁汉、杨华勇等两院院士,与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忠、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宝林、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斯成等协会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参与了“物联世界 智造未来”的主题访谈,与参会者一道探讨了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转型等问题。
丁汉认为,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换,科技成果转换又取决于机制体制创新。得益于此,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已从单纯的科研所,转化为集科研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公司。成立至今短短三年,公司直接服务的企业达140多家,间接服务的企业超过200家,走访和接受咨询的企业有1000多家。
目前,惠山区与科研院所合作,已经成立了六大产业研究院,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惠山区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谈及此,丁汉表示正因为惠山区的企业家进取意识强,政府敢担当,才形成了一个好的环境,让大学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研发需求实现了市场化对接,从而大幅提升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会上,钢铁侠+机器人组合正式发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模型(试行)工业物联网白皮书,各政府人员、专家共同启动中国智能制造评估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