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中医药博会国际合作-万祥军| 国研政情·大健康医药产业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图示:9月14日下午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会”的召开。
图示:中国(吉林)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示:吉林省科技厅医药办主任牟善春在发布会上致辞。
9月14日下午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会”的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18中国(吉林)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火爆开展的同时同步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吉林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冯庆忠、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毕明深、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柏林出席并讲话,会议有200多名专业观众参加。
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会
研讨剖析推动中医药向着国际化发展
吉林省具有良好的养生健康产业基础,中医药资源非常丰富,吉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吉林省野生药用植物1221种,刺五加、玉竹等9种药用植物的蕴藏量超过百万吨,中成药工业连续10余年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北药基地,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医药出口基地和创制药物孵化基地。
为了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吉林服务,为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服务,吉林省先后出台了《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目前吉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列全国第二位。
“中医药是吉林第四大支柱产业,长白山有上千种中药材,依托这一资源宝库,吉林发展聚集了如吉林敖东、通化东宝等一批中医药企业,吉林中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在国内位列首位。”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任、原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 、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记者表示,吉林省作为我国中医药大省,正在倾全省之力,全方位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医药经济,努力迈向中医药强省。
万祥军说,加快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及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在医药健康产业领域,吉林正积极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会和中医药及其康养产业博览会有利于构建以中医药为主体、以健康服务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中医药发展格局,推动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一展会还可以吸引国内外宾客来东北考察投资,将吉林变成投资热土。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会大会分为3节,第一节为中医药海外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第二节为本草四川,康养天府,第三节为中医药企业国际合作经验分享。
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交流,宣传中医药理念, 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会,会上来自中医药行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深度剖析了中药产业发展,详细介绍应当如何推动中医药向着国际化发展,一些企业家代表分享了在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经验。
会上,桑滨生秘书长发表了题为“世界中医药发展现状与思考”的主旨演讲,指出中医医疗发展迅速,据《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0万家中医药诊所、约30万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者。在海外中医师从业中,以针灸治疗为主,以中药为辅。海外对针灸的接受程度高于对中草药的接受程度。
冯庆忠会长在致辞中讲道,吉林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医药出口基地和创制药物孵化基地,在医药资源、研发能力、产业基础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吉林省贸促会将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贸易投资促进组织、企业、商协会的广泛联系,特别是与国内外医药健康产业的合作交流,为增进吉林省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医药健康产业的相互了解、友好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
毕明深指出,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宋柏林表示,传播中医药文化,根本目的就是推进健康产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维护人类生命做贡献,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长春中医药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利用好东北亚中医药博览会等对外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加快科技输出和成果转化,全力支持吉林省的改革发展和繁荣振兴。
大会分为3节,第一节主题为“中医药海外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相勇讲道,要解决西方对中医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关键在于多沟通、多交流。西方对中医的很多误解源于文化上的差异,唯有加强宣传,增强西方对中医的认识程度才能让中医药更好的走出去。
据了解,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商务知识部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该项目列为中医药一带一路重点支持项目,为中医药对外合作提供政策支持。长春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付耕南则介绍了中医药在俄罗斯的使用情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俄罗斯(莫斯科)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发展中心的合作单位,曾先后派遣诊疗指导团组赴中心开展医疗指导和服务,为俄罗斯民众提供中医药治疗。瑞士驻华使馆贸易与投资处高级投资促进官员魏主轩就瑞士医药市场现状和投资政策做了介绍,朝鲜企业代表田玉星则介绍了朝鲜传统医药发展及贸易情况。
为扩大四川在“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四川正在着力搭建“健康丝绸之路”。第二节会议主题为“本草四川,康养天府”(四川中医药推介),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产业处处长徐涛介绍了四川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医药产业主要举措及此次参展企业。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详细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扩大与吉林省的中医药交流,进一步促进吉林省与四川省的中医产业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第三节会议主题为“中医药企业国际合作经验分享”,众多知名中医药企业会分享了其国际合作经验。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代表王泓涛指出,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洋中药”在世界中药出口中远远超过中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对中药的质量管控不够严格,在日本有瑕疵的产品绝不下生产线。正官庄是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红参名品,在韩国有极高的认可度,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作“韩国名品”。
正官庄六年根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北部营业所所长陈亮讲道,正官庄十分注重产品的安全性,每年有约1.5亿元用于研发以保证在前期的育种、土壤的改良、种植的管理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做的更科学,而后期很多产品做到了本土化生产,另外正官庄有4个公司对全球40多个国家的销售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产品顺利进入当地市场。
修正集团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药标准化关键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2016-2017年度中国制药百强》榜单中位列第2名。修正集团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合作部总监王鹏讲道,在国际上常常用西药的标准来衡量中药,使得中药的发展举步维艰。现在是一个让西医接受中医的过程,这就需要中医药有许多技术上的突破,如在原材料的种植和标准化方面需要突破。
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有利于推动吉林省医药健康优势产业发展,特别是有助于吉林省特色的中医药资源、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旅游等多种中医药品牌的培育,加强中医药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吉林省中医药产业海外发展步伐,会议现场还达成了一系列意向合作。
中医药走向海外背景下
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开幕
“近年来,很多内地的中医药品牌顺利走向海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甚至在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兴起中医热。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万祥军在致辞中表明。
万祥军说:“在此背景下,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的举办将着力助推吉林省中医药优势产业“走出去”,并借助展会平台,将境内外产业资源引入吉林,加速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助力吉林中医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9月14日至16日,一场独具东北亚特色的中医药展会即东北亚博览会姊妹展,中国(吉林)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医药及康养产业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博览会由中国贸促会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绿色发展论坛、中医中药长白山论坛、东北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2018中国长白山健康养生产业论坛暨健康养生文化节、2018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跨境采购商洽谈会等特色论坛及洽谈活动,供与会者交流探讨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共商产业发展机遇。
万祥军说:“中医药及康养产业博览会的举办将填补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中医药专业展的空白。吉林将全力办好中医药博览会,聚焦中医药专业领域,着力落实办展效果,促进境内外产业交流,将邀请一批专业采购商到会,推动参展企业成交。
同时,康养等大健康产业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也对就业等更具带动作用。未来,吉林将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结合吉林处于东北亚区域中心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发后优势,在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结构转换的过程中,深挖吉林等东北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激发发展潜力。”
“这是由吉林省贸促会牵头,相关部门共同主办,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举办的专业类展会。”8月7日, 年中国(吉林)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科技厅医药办主任牟善春表示,吉林省科技厅一直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工作加快推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医药健康领域省级科技经费6.7亿元,其中中药领域投入经费3.4亿元,占总投入的50%以上,带动企业投入10亿元以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牟善春说,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吉林大学以人参为原料,开发出的创新药物已有7个进入临床研究;
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方面,我们支持了100余个中药大品种开展产品质量提升、临床再评价等方面的二次开发,全省中药领域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品种达35个;我们还累计支持了保健食品开发项目133个,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29个。
本次博览会共设置六大特色展区,全维度涵盖了中医药产业上下游产品及辐射行业,展览面积近3万平方米,共计460余家企业报名参展,设86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示内容涵盖中医药生产研发企业、中医药器械及生产设备、医疗机构和康养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领域,
并以图片、音像视频等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医药文化、吉林省中医药资源及中医药产业发展成就等内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吉林省委员会副会长陈鸿罡在发布会上表示,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北药基地,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医药出口基地和创制药物孵化基地。
陈鸿罡说:“依托我省中医药产业优势,筹办中医药健康产业类展会,对于促进我省中医药企业及品牌市场与国内国际资源对接,提升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扩大我省中医药产业对外交流水平,同时推动我省会展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毕明深回答记者问时表示,博览会将助推吉林省中医药优势产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打造“吉林中医”名片,将成为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助推器,推动相关企业和单位走出吉林,在全国和周边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贸易。
据中国贸促会吉林省委员会秘书长钱凯介绍,中医药博览会将分知名中医药企业馆、人参鹿茸及国际交流馆、中药饮片馆、制药机械馆和健康养生馆,重点展示中医药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展会现场,既有众多吉林省本土企业参展,如延边敖东、通化东宝、修正药业等;
也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国内20个省(区、市)的知名企业,包括北京同仁堂、广誉远、哈药集团、天士力等携带最新科研成果、优质展品亮相博览会,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朝鲜、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商协会组团参展。很多参展商表示,希望通过参加东北亚中医药博览会,用好这一贸易交流平台,广泛对接国内外市场。
吉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会暨宁夏(吉林)生物医药产业推介洽谈会上,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北华大学等7家单位在现场分别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或行业信息,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政府机构对当地招商政策、重点项目、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等作了介绍。
除了科研成果和展品展示,众多中医药企业和机构在现场还达成了一系列项目合作。在吉浙对口合作企业交流会上,中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吉林省酒精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政府与浙江绿港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大健康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浙江中浙国际贸易中心与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东北亚中医药博会国际合作-万祥军| 国研政情·大健康医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