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卫健委布局健康城市-万祥军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图示:《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于日前正式出台。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紧扣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目的在于指导各城市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原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任、国家政研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
万祥军说:“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影响因素,特别强调健康城市建设应当秉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共同应对城市化发展中的健康问题。”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网-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等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指标体系共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和健康人群共计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2个指标体系。其中空气质量、社会保障、健身活动、卫生资源、慢性病管理等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指标都包括在内。万祥军认为,这个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
健康城市的理念从何而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介绍, 健康城市的理念是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新问题,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众多城市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卫生城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开始试点探索健康城市建设工作。
万祥军表明: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委托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运用健康城市的指标体系每年对全国所有的国家卫生城市开展评价工作,构建健康城市的指数,分析评价各城市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进展,促进各地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质量,推动健康城市建设良性发展。
作为体系制定机构之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介绍,在体系制定过程中,一方面总结了我国健康城市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借鉴了国际经验,集合了多方智慧,力求使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应健康城市建设情况,推动全国工作的科学开展。
在指标设置中,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考虑指标的相关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获得性,也考虑了指标的敏感性、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可重复性。可以说每一个指标都经过了反复比对,力争用最适宜的指标客观的反映每个领域的建设情况,力争用最少的指标高效反映每个城市的综合水平。
在指标数据的分析上,构建了健康城市指数,实现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和城市自身的纵向比较。此外,还根据2016年评价的经验,将在2018年的评价中改进健康城市指数的构建方式,设置标准值,以便更加直观客观的衡量健康城市的发展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的指标体系是考虑了全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来制定的,所以专家们认为这些指标是我们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李长宁表示,“所以各地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方面要按照这些指标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着力解决当地突出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来整体推进健康城市的建设。”
国卫健委布局健康城市-万祥军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