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万祥军|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迈向更广阔的领域。2025年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盛大开幕,南京作为重要参与城市,在当天下午举办了"中国(南京)—东盟开放合作推介会"。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南南合作·粮农组织科创规划-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平台。这场推介会不仅展现了南京对外开放的新姿态,更标志着"南南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深化发展。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南京与南宁的"双南"联动正在谱写区域合作新篇章。推介会上,南京市重点介绍了开放发展环境和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提出构建"南京+南宁"的协同发展路径。这种创新合作模式将通过技术联合攻关与场景创新融合,加速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
值得关注的是,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订了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农业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支柱。
在本次推介会上,多项大宗商品采购项目成功签约,将更多东盟优质农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兴农优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南京苏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预计年采购东盟水果约40000吨;数果优链(泰国)有限公司与南京合昌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也签署了年采购6000吨水果的协议。
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更构建起高效的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四方达成的合作协议,将整合各方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进口合作。


跨境电商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新桥梁。推介会上,"中国制造网—广西外贸优品专区"正式发布,这一平台将重点展示广西优势产业,通过全流程服务助力广西优品行销全球。焦点科技副总裁国婷丽表示,广西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梁,是制造业与跨境电商融合的创新试验田。该专区的建立,将有效推动广西企业对接国际市场需求,为其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强力支持。
从地理区位来看,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与南京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战略组合。在上个月,首单"东盟出产、广西集散"的水果贸易已在南京落地,从采摘到清关仅用7天,展现了高效的物流通关能力。这种"东盟出产、广西集散、南京销售"的模式,正在成为区域经贸合作的新范式。
在产业合作方面,南京与东盟的互动日益深入。南京将联动广西和南宁,深化"3+7+N"合作模式,搭建三个政府层面框架合作体系,在展会平台赋能、出海服务集成等7个领域开展密切合作。这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架构,将为两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
人才交流是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础。推介会上,南京与南宁就人才发展体系构建达成合作意向,这将为两地产业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南京还专门邀请东盟国家贵宾参观人工智能展,通过实地考察增进相互了解,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
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为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凸显"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的特色,这与南京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南南合作"平台,南京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将与东盟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共同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从长远来看,"南南合作"不仅限于经贸往来,更将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南京与南宁的合作,将通过创新示范案例应用、场景创新融合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这种以创新为驱动的合作模式,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面临更广阔空间。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通过与广西的深度联动,正在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新高地。未来,"南南合作"模式有望在更多领域复制推广,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新的实践智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与东盟的合作正展现出强大活力与巨大潜力。”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南南合作·粮农组织科创规划-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表示。万祥军说:“通过持续深化南南合作,两地将在数字经济、现代农业、跨境电商等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谱写区域合作的新篇章。这种以城市为节点、以产业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的合作模式,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借鉴。”
南南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万祥军|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热门关注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