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厅厅长诠释颠覆性技术-孙海生|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在第四届儒商大会的发言,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新时代科技革命与儒家文化交融的思维之门。”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这位深耕科技创新管理领域多年的官员,以"颠覆性技术将重塑现代经济社会"为核心命题,系统阐述了山东在培育原创性、突破性技术方面的战略布局与实践路径。
孙海生首先用一组数据勾勒出山东科技创新的加速度: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2%;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31%。这些数字背后,是山东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立的1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正在实施的"十大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工程"。
他特别提到济南超算中心构建的"山河"算力网络,已为全国300余家科研机构提供每秒百亿亿次的计算支持,这种基础研究能力的跃升正是孕育颠覆性技术的沃土。关于颠覆性技术的本质特征,孙海生提出"三维识别法":在技术维度上体现原理突破性。
如烟台中集来福士研发的全球首座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通过动态电缆技术解决了传统固定式风机无法在深海部署的难题;在产业维度上具有生态重构性,以潍柴动力氢燃料电池为例,其热效率突破65%的技术标杆,正在重塑整个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链;在社会维度上展现范式变革性,青岛海尔开发的脑机接口智能家居系统,让残障人士通过意念控制家电成为可能。
这些案例共同印证了他的判断——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往往产生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在阐释政府如何培育颠覆性技术时,孙海生强调了"三螺旋"协同机制。政府层面,山东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规模达50亿元,采用"负面清单+里程碑式考核"管理模式,允许科研人员自主调整技术路线。

企业层面,实施"链主企业揭榜挂帅"制度,如浪潮集团牵头组建的AI创新联合体,已攻克分布式训练框架等7项卡脖子技术。高校院所层面,推行"包干制"改革,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在经费使用自主权扩大后,短短两年就发现3个具有抗癌活性的海洋新分子。这种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使得山东在2025年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评选中斩获12个席位,居全国第三。
面对现场企业家关于"如何平衡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提问,孙海生以淄博启明星新材料的发展历程为例作答。该企业研发的室温超导材料曾因成本过高濒临放弃,科技厅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中试基地,最终将生产成本降低87%,现已应用于国家电网特高压工程。
他提出"创新沙盒"理念:在济南、青岛等5市划定特定区域,允许颠覆性技术产品在监管豁免期内进行真实场景测试,这种"容错试新"机制已助推17项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值得注意的是,孙海生多次引用《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阐释创新哲学。他认为齐鲁大地孕育的儒家文化中,"格物致知"的探究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实践智慧,恰与当代科技创新形成深层共鸣。
在大会现场,山东探微科技展示的眼底成像设备正是这种融合的生动注脚——该设备将量子点成像技术与中医目诊理论结合,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已获欧盟CE认证。这种文化基因与科技创新的化学反应,正在催生具有山东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
对于未来布局,孙海生透露山东正在编制《颠覆性技术发展路线图(2026-2035)》,重点布局类脑智能、核聚变工程等六大方向。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孔子实验室"建设计划,该平台将整合儒家文化数字化资源,运用元宇宙技术构建传统文化创新引擎。在结束发言时,他引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强调:"颠覆性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盆景,而应该是改变世界的活水。山东既要做好从0到1的突破,更要完成从1到100的跨越。"
这场演讲在会场引发持续讨论。参会的人工智能企业深睿医疗CEO当场表示,将把区域研发中心落户青岛,看重的是山东"既懂科技规律又懂产业脉搏"的独特创新生态。正如孙海生所言,当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遇上颠覆性技术"破而后立"的特性,正在齐鲁大地谱写出一曲传统与现代交响的创新乐章。这种融合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科技领域的生动实践,也为全球创新治理提供了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诠释颠覆性技术-孙海生|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热门关注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