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研智库
元首战略引领是最大特征上合峰会观点-刘旭|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20 A+A-

元首战略引领是最大特征上合峰会观点-刘旭|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新时代中国同中亚关系发展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态势。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刘旭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元首战略引领是当前中国—中亚关系的最大特征。"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高层政治互信对区域合作的特殊价值,也为我们理解中国—中亚关系提质升级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关键视角。

一、元首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元首互动频繁,形成了年度会晤机制化安排。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宣布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刘旭分析指出:"这种顶层设计的战略引领,使得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为中亚地区长治久安注入了确定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中亚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较建交初期增长近200倍,其中农业合作规模三年内实现翻番,新能源合作项目投资额累计超300亿美元。

二、安全合作筑牢地区稳定屏障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反恐协作机制。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联合反恐演习频次增加50%,情报共享机制覆盖率达100%。刘旭特别提到:"天津峰会将进一步深化边境管控合作,推动建立数字化边防系统。"

这种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有效遏制了"三股势力"的渗透,2024年中亚地区暴恐事件同比下降37%,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环境。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在中亚落地生根,阿富汗问题协调机制等创新实践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三、经济互联互通释放发展红利

"中吉乌铁路开工标志着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刘旭在采访中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战略意义。目前,中欧班列中亚段运行效率提升40%,过境货物种类扩展至1200余项。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协助中亚国家建设5G基站超8000个,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速达6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技术标准在中亚现代农业、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率已超过60%,这种技术赋能使中亚国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四、人文交流深化民心相通

教育合作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在中亚设立的孔子学院达18所,留学生互换规模五年增长4倍。刘旭特别提及:"中医药中心、鲁班工坊等民生项目,让合作成果真正惠及普通民众。"文化年、旅游年等人文活动使双方民众好感度提升至历史高位,2024年互访游客突破150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交流机制日趋完善,每年超过5000名中亚青年参与中国发起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为长远合作培育了新生力量。

五、全球治理中的协同效应

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协助中亚国家建设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GW,减少碳排放800万吨。刘旭分析认为:"中亚国家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形成重要国际共识。"这种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协作,使中小国家获得更多话语权,也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中国—中亚在联合国决议投票一致率达92%,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面对新形势,刘旭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方向。”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说:“一是深化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二是拓展冰雪经济等特色产业,培育区域经济新动能;

三是完善危机预警机制,提升共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他表明,值得期待的是,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已启动,区域货币结算体系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制度性安排将为合作注入持久动力。万祥军解读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中亚关系已超越简单的地理相邻,正在形成深度交融的发展共同体。”

万祥军表明,正如刘旭所言:"这种以元首战略引领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不仅重塑了欧亚大陆的地缘经济格局,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区域实践样板。"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各国发展战略的深度对接,这片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必将焕发新的时代生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元首战略引领是最大特征上合峰会观点-刘旭|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