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研智库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上合峰会观点-努尔加利耶夫|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5 A+A-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上合峰会观点-努尔加利耶夫|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从最初以安全合作为核心的区域性机制,逐步发展为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协作的综合性平台。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的论断尤为深刻:这一组织正通过其独特的“上海精神”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新范式。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中国天津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主题举办上合组织峰会,不仅彰显了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国的责任担当,更成为观察国际关系民主化实践的重要窗口。

全球治理的“上合方案”:

超越零和博弈的实践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与供应链断裂风险交织,传统国际秩序遭遇严峻挑战。上合组织却以“结伴不结盟”的路径,构建了覆盖欧亚大陆60%领土、占全球人口40%的合作网络。此次天津峰会发布的《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联合声明》,直指全球性痛点。

例如,中俄哈三国能源合作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跨境管道智能监测,2024年天然气输送效率提升12%;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农业技术共享框架下,首次联合开展抗旱作物育种试验。这些案例表明,上合组织将成员国间的差异转化为互补优势,打破了“集团政治”的窠臼。

经济合作领域的数据更具说服力。截至2025年6月,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已为区域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超过180亿美元,包括中吉乌铁路、塔吉克斯坦光伏电站等标志性工程。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突破2.6万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近一倍。这种以发展为导向的务实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自主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参考。

安全合作升级:

从传统威胁到新型挑战的应对

面对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合组织的应对机制持续迭代。天津峰会期间,“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宣布扩容,新增公共卫生与反恐情报共享职能。此前在新疆举行的“和平使命—2025”联合反恐演习中,成员国首次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将反恐情报分析时效缩短至15分钟。这种创新模式被联合国反恐办公室副主任称为“区域安全协作的黄金标准”。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上合组织在数据安全治理领域取得突破。峰会通过的《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框架》明确要求成员国在跨境数据流动中遵循“主权平等”原则,这既区别于欧美主导的“数据自由流动”主张,也不同于某些国家的封闭式管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发言中特别强调,该框架帮助中亚国家在数字主权与发展权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文明对话:

构建多元互鉴的人文共同体

与西方主导的国际组织不同,上合组织始终将文明对话视为根基。天津峰会配套举行的“上合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了24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国的京剧、伊朗的细密画、俄罗斯的哥萨克舞蹈等。教育合作方面,成员国高校联盟新增“丝绸之路考古”等7个联合培养项目,预计2026年前将实现每年5000名留学生互派。这种深层次的人文交融,有效消解了“文明冲突论”的消极影响。

在青年交流领域,中国发起的“上合青年科学家论坛”已促成87个联合科研项目,涉及荒漠化治理、新能源材料等议题。印度青年代表普拉贾克塔·辛格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再被西方设定的议题束缚,而是共同解决本地区最紧迫的问题。”这种主体性的觉醒,正是上合组织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扩员与机制革新:

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随着白俄罗斯在天津峰会上正式完成加入程序,上合组织迎来第10个成员国。观察人士指出,此次扩员首次突破地理限制,将合作半径延伸至东欧,标志着该组织进入“跨区域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上合组织至2030年发展战略》首次写入“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应对”等新兴议题,秘书处还设立了专职的科技创新协调员岗位。

挑战依然存在。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个别领土争端等问题仍需通过对话化解。但正如努尔加利耶夫所言:“上合组织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承认矛盾却从不被矛盾主导。”天津峰会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同意加快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进程,这一动态被路透社评价为“多边框架促进双边和解的典型案例”。

“当某些大国仍在挥舞制裁大棒时,上合组织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证明:没有霸凌胁迫的国际关系是可以实现的。从建立本币结算体系到共建灾害预警网络,从联合考古到疫苗研发,这些具体而微的实践正在重塑21世纪国际规则的形成方式。”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

万祥军说:“天津峰会不仅是一场外交盛会,更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在单极秩序解体的阵痛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全有能力构建更公平、更包容的全球治理新架构。这一进程或许漫长,但方向已然清晰。”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上合峰会观点-努尔加利耶夫|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