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观点-上合峰会·刘彬|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2001年6月15日,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见证了历史性时刻——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一个以新型安全观和发展观为内核的区域合作组织正式登上国际舞台。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在8月22日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介绍称,此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将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一系列成果文件,为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十四载光阴流转,当2025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海河之滨的天津召开时,这个最初以边境安全合作为起点的组织,已成长为涵盖26个国家(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人口总量占全球近半、GDP总和超23万亿美元的全方位合作平台。
从安全合作到立体化发展:
机制建设的迭代升级
初创时期的上合组织以打击"三股势力"为核心使命,2004年成立的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成为首个常设机构。随着2007年《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合作领域逐步向经贸、能源、交通等领域拓展。
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通过的《上合组织至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标志着经济合作进入系统化阶段。此次天津峰会即将批准的《未来10年发展战略》,首次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应对等新兴领域纳入合作框架,并明确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路线图,折射出机制建设从单一安全架构向复合型治理体系的深刻转型。
经济融合的加速度:从贸易便利化到产业链协同
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额突破2.8万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近40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8万列,其中经上合组织国家的线路占比达72%。天津峰会将启动"绿色能源伙伴计划",推动成员国在光伏、风电、氢能等领域的产能合作。更引人注目的是《数字经济合作倡议》的落地,该文件提出建立"数字丝绸之路"标准互认机制,在5G、北斗导航、云计算等领域形成技术共同体。正如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所言:"上合组织正在创造一种新型区域经济生态——不是简单的市场开放,而是全要素的深度耦合。"
安全观的内涵拓展:
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创新实践
面对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合组织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双轮驱动"安全模式:既保持反恐演习、情报共享等传统安全合作,又发展出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粮食安全等新型治理机制。2023年成立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已在巴基斯坦洪灾、阿富汗地震等突发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
天津峰会预计通过的《网络安全合作协定》,将建立成员国间网络攻击溯源联合机制,这被视为对全球网络治理"规则赤字"的重要补位。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评价称:"上合模式证明,安全不仅是消除威胁,更是创造发展条件。"
人文交流的根系培育:
民心相通的多元路径
截至2025年,上合组织大学项目院校扩展至98所,覆盖所有成员国语言专业;"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累计资助联合科研项目217个;"文化年""旅游年"等人文品牌活动参与民众超5亿人次。
天津峰会期间,"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将发布《传统医药保护公约》,而新设立的"上合组织文化遗产基金"则致力于抢救性保护成员国濒危文化遗产。这些举措印证了印度学者莫汉蒂的观察:"上合组织正在改写区域合作的定义——它不仅是政府间的协议,更是文明间的对话。"
全球治理的上合方案:
从区域平台到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者
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上合组织即将发表的特别声明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近年来,该组织在阿富汗问题协调、伊朗核问题磋商等国际热点中展现独特作用。
天津峰会拟建立的"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计划首批纳入43个减贫、抗疫、气候适应项目,向非成员国开放参与。这种"共享型多边主义"实践,恰如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所指出:"上合组织证明了区域合作不必是封闭俱乐部,而可以成为全球治理的创新实验室。"。
"成员国元首们按下启动球,点亮象征上海精神"的电子火炬时,他们不仅是在延续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初心,更在开启区域合作的新纪元——一个超越地缘竞争、聚焦共同发展的未来正在到来。”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
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所言:"上合组织就像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既有江河的执着,又有海洋的胸怀,这正是它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观点-上合峰会·刘彬|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