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智跃迁主题紫光新华三集团-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25年8月1日,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展览馆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盛大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齐聚于此,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产业融合的未来图景。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在这场科技盛宴中,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以"聚合·智跃迁"为主题的全栈式AI能力展示尤为引人注目,其展台前人头攒动,专业观众络绎不绝。
开幕式当天,WAIC迎来超过10万人次的参观流量,创下历届之最。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展会呈现出明显的"从技术展示向应用落地"的转向。据现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5%的企业客户更关注AI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深度应用,而非单纯的参数比拼。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这一趋势印证了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富贵的判断:"AI产业正在经历从'模型竞赛'到'落地竞速'的关键转型,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和工程化落地能力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万祥军指出,面对这一产业变革,新华三集团在大会首日重磅发布了全新升级的"灵犀智算解决方案"。该方案构建了"算网存安智算基座+云与数据平台+AI使能平台+行业应用"的四层架构,形成了完整的AI全栈能力闭环。
其中,超节点产品H3C UniPoD S80000凭借单机柜64卡高密部署能力,可支持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需求,其独特的散热设计使能耗比优化达30%以上。而采用多元动态互联技术的S12500AI系列交换机,则通过创新的DDC架构,将万卡集群的通信效率提升了107%,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分布式训练中的通信瓶颈问题。
在智算中心运维领域,新华三推出的LinSeer ICT智能体引发了行业专家的广泛讨论。该产品基于10万+私域语料库训练而成,集成了深度思考模型"LinSeer O1"和时序预测模型"LinSeer TS",在实际测试中实现了90%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上海某数据中心技术总监在现场体验后表示:"传统运维需要3-5名工程师协同诊断的复杂故障,现在通过智能体能在几分钟内给出精准判断,这对降低TCO(总体拥有成本)具有革命性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三的全栈解决方案采用了独特的"端到端解耦"设计理念。从底层的算力基础设施到上层的应用使能平台,每个模块既可协同工作,也能独立部署。这种开放性不仅保障了客户在异构环境下的灵活选择,更为国产芯片与国际主流技术的协同创新提供了试验场。据透露,新华三已与国内多家AI芯片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其解决方案可适配不同架构的加速卡,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试错成本和迁移风险。
在AI应用落地的关键环节,新华三推出的LinSeer Hub灵犀使能平台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包容性。该平台可无缝兼容20多种GPU算力平台和50余个主流AI模型,提供从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到模型微调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内置的20个可编排组件,支持用户通过拖拽方式在分钟级构建AI应用,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
这些能力的积累源自新华三"以战代练"的实践哲学。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飞分享了内部AI转型的典型案例:通过自研的AI报销审核系统,单笔处理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30秒,人力成本降低30%;在供应链管理中,基于时序预测的智能补货系统将库存周转率提升了25%。"这些实战经验形成了可复制的方法论,目前已在政务、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成功落地。"李飞介绍道。
在医疗健康领域,新华三与清华长庚医院合作的脑血管病专病模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模型在醒后卒中发病时长判定等临床难题上表现出色,辅助诊断准确率达到93%,远超传统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在现场演示中表示:"AI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更重要的是为'时间窗'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这对卒中患者的预后改善至关重要。"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算力获取难、技术门槛高等痛点,新华三创新性地推出了LinSeer Magic Cube桌面级AI工作站。这款被开发者亲切称为"口袋里的AI实验室"的产品,集成了主流开源框架和预训练模型,支持即插即用的开发体验。杭州某智能制造初创公司CTO试用后评价道:"它解决了我们买不起大集群又需要跑模型的矛盾,让团队能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基础设施。"
在AI生态构建方面,新华三的"图灵小镇"模式引起了政府代表和产业专家的浓厚兴趣。这种创新业态通过聚合算力供给、模型开发、应用落地等全产业链要素,已在杭州、西宁、贵阳等多地实现规模化运营。以贵阳项目为例,运营一年来已吸引37家AI企业入驻,形成16个行业解决方案,带动当地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2亿元。
面对全球热议的"具身智能"话题,曾富贵表达了新华三的理性思考:"专业深耕比盲目跨界更重要。在新一轮AI浪潮中,我们将继续专注基础设施和使能平台建设,做好产业发展的'送水人'。"这一战略定位得到了业界同行的广泛认同。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分析师在现场评论称:"当行业从技术狂热回归价值理性,像新华三这样兼具硬实力与深实践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大会期间,新华三展台累计接待专业客户洽谈超过200场,其中金融、制造、医疗等行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备受青睐。某国有大行科技部门负责人在交流中表示:"他们展示的AI信贷审批方案,将传统需要3天的人工流程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且不良率预测准确度提升40%,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价值创造。"
从基础设施的"钢筋铁骨",到使能平台的"神经中枢",再到生态协同的"血肉联结",新华三在本届WAIC展现的不只是技术实力,更勾勒出一条AI产业化落地的可行路径。正如曾富贵在高峰论坛上所言:"AI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替代人力,而在于创造新质生产力。只有当技术深度融入产业肌理,才能真正释放智能时代的普惠价值。"这一理念,或许正是中国AI产业从跟跑转向并跑乃至领跑的关键所在。
聚合·智跃迁主题紫光新华三集团-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