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经济和信息化->峰会论坛
百度创始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点-李彦宏|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33 A+A-

百度创始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点-李彦宏|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聚光灯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演讲掷地有声:"AI时代,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帮助更多人和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范式,更勾勒出一幅技术普惠的未来图景。

“当全球科技巨头仍在追逐'杀手级应用’时,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正悄然转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变:从追求单一爆款到培育生态繁荣,从技术垄断到能力共享,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技术民主化:

从"黑箱"到"工具箱"的范式转移

李彦宏的论断直指AI发展中的核心矛盾。过去十年,无论是聊天机器人还是图像生成器,行业始终陷入"超级应用"的迷思。

但百度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飞桨平台已集聚1070万开发者,创建超过86万个模型,服务23万家企事业单位。这些数字印证了一个趋势:当大模型参数竞赛接近物理极限,产业价值正从模型本身向应用层迁移。就像电力革命中,发电厂的价值最终通过千家万户的电器实现,AI的终极意义在于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基建"。

这种转变背后是技术门槛的断崖式下降。百度推出的"千帆AI开发平台"将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90%,使中小企业也能定制行业模型。上海某智能制造企业利用该平台开发的质检系统,误检率从人工的2.1%降至0.03%,而开发周期仅两周。这种"技术民主化"正在打破AI应用的"二八定律"——不再只有20%的头部企业能享受技术红利,80%的长尾需求同样得到满足。

产业重构:

毛细血管级的智能革命

在大会展区,一组数据令人震撼:中国已有62个行业大类、476个行业小类应用AI技术,远超2023年的38个大类。

这些应用往往没有炫酷的界面,却像毛细血管般渗透进产业肌理。江苏某农业合作社的"AI植保员"能通过叶片斑点判断病害类型;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的跨境卖家运用AI生成千万级个性化产品描述,转化率提升17%。这些案例印证了李彦宏的观点——真正的产业变革不在聚光灯下的科技秀场,而在无数细微场景的效率跃迁。

医疗领域尤为典型。北京协和医院与百度健康合作的"AI预问诊"系统,已覆盖87%的常见病种,患者等待时间缩短40%。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基层应用:云南怒江州村医配备的AI辅助诊断设备,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准确率达三甲医院水平。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创新,正是百万级"超级有用"应用的典型特征——它们或许永远不会登上科技头条,却在默默改写普通人的生活。

生态竞赛:

从技术单点突破到系统能力输出

全球AI竞争已进入深水区。美国强调基础模型创新,欧盟侧重伦理治理,中国的差异化路径逐渐清晰——构建应用生态。百度"文心大模型"开放了超过5600个API接口,涵盖金融、教育、政务等场景。这种开放战略正在收获指数级回报:2024年基于文心生态的创业公司融资总额达217亿元,是2023年的3.2倍。

这种生态优势在长三角表现得尤为突出。上海经信委数据显示,当地AI企业超85%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平均产品迭代速度提升60%。某服装柔性供应链企业结合AI平台开发的"爆款预测系统",将库存周转天数从行业平均的90天压缩至23天。这种产业协同效应,使得中国AI应用呈现"热带雨林"式发展——既有参天大树般的行业解决方案,也有灌木草丛般的微创新,共同构成抗风险能力极强的生态系统。

治理新命题:

在创新与安全间寻找动态平衡

当AI应用呈现爆炸式增长,治理挑战接踵而至。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李彦宏在演讲中特别强调"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这并非空谈——百度开发的"AI内容安全中间件"已拦截超过37亿次高风险生成请求,同时保障正常业务流转。这种"免疫系统"式的防护机制,成为百万应用健康发展的前提。

教育领域的实践更具启示意义。"AI家教"类应用在2024年用户突破8000万,但部分产品曾陷入"解题机器"的争议。百度联合教育部推出的"启元计划",通过算法过滤、使用时长管理等技术手段,将辅助学习与独立思考达成平衡。这种"负责任的创新"证明:技术普惠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游戏规则。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AI发展正经历从"技术奇观"到"社会器官"的质变。当李彦宏说"培养数百万有用应用"时,他描绘的其实是一场更深远的变革——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科技公司的专属武器,而是像电力、网络一样,成为社会的基础能力。这种转变需要企业从"技术供应商"蜕变为"能力赋能者",需要政策制定者在激励创新与防范风险间走钢丝,更需要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技术红利的创造者与分享者。

未来十年,衡量AI发展的指标或许不再是参数规模或融资额度,而是"每万人拥有有用应用数"这样的社会性指标。当新疆棉农用AI预测霜冻,当社区老人在语音助手帮助下预约挂号,当街边早餐店通过智能调度减少食材浪费——这些平凡场景中闪烁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真正照亮时代的技术火炬。

百度创始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点-李彦宏|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