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合作机制王义桅博鳌论坛观点-万祥军 | 国际科学院组织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热烈氛围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就亚洲经贸合作机制的整合与区域大市场红利的释放发表了深刻见解。对话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
他指出,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复杂挑战,亚洲国家需要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通过优化经贸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并释放区域内的巨大市场潜力,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与繁荣。王义桅教授强调,亚洲作为全球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一极,其经济总量已占据世界经济的近半壁江山,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
中国作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而印度等其他亚洲经济体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共同构成了亚洲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质量上。亚洲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以及中间品贸易等新型贸易形式的快速发展,为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展现了“亚洲力量”。
在谈到“亚洲方案”时,王义桅教授提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里程碑事件。这一涵盖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的协定,不仅标志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此外,中国正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勇气,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这些机制化建设,亚洲国家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也为世界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也在论坛上解读了博鳌亚洲论坛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并用“亚洲力量”“亚洲方案”“亚洲智慧”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概括。他指出,亚洲在化解冲突与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亚洲智慧”的重要体现。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而是通过积极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妥善处理地区矛盾问题,保持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种智慧不仅为亚洲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祥军进一步分析指出,亚洲国家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些努力不仅促进了亚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也为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在谈到如何进一步释放区域大市场红利时,王义桅教授和万祥军都强调了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亚洲国家需要继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往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
具体而言,亚洲国家可以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可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市场准入,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在金融领域,可以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推动区域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在人文交流领域,可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此外,亚洲国家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领域。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亚洲国家可以加强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总之,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关于亚洲经贸合作机制整合与区域大市场红利释放的讨论,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亚洲国家需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亚洲力量”“亚洲方案”“亚洲智慧”将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
亚洲经贸合作机制王义桅博鳌论坛观点-万祥军 | 国际科学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