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姜文来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均展现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新思考与新布局。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未明确提出具体的粮食产量目标,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新理念。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更深刻揭示了我国农业发展正逐步迈向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新阶段。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指出,这一新提法的背后,是对我国农业安全战略的全面升级。
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往往聚焦于粮食作物的产量与自给率,而新的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了包括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以及各类特色农产品在内的广泛范畴。这一观念的转变,既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食物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在解读这一新提法时,姜文来研究员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意味着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这包括但不限于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能够确保粮食的基本自给,还能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波动,保障各类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内容编排上同样值得称道。文件全文简洁明了,针对性强,每一项任务安排都直指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痛点与难点。例如,在农民增收方面,文件特别关注到了农村大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出了“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的具体措施。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大龄劳动力的深切关怀,也为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就业压力提供了新思路。
面对去年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困境,文件则明确提出了“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和“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期引导”的应对策略。这不仅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还能有效避免市场信息的滞后与失真,减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针对近年来农村基层工作负担过重、形式主义泛滥的问题,文件也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一举措,旨在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会议与文件,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农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首次提到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概念。姜文来研究员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领头羊”,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它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然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在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力量的协同攻关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同时,还要注重引进与培育高端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综上所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指引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农业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通过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等措施,我们不仅能够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还能不断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强国梦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强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号文件”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姜文来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