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键系统“一号文件”部署-喻红华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2025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发布,我国农村改革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再次被细化并赋予新的活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代表喻红华解读表明:这份文件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目标,从粮食供给、脱贫攻坚、县域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要素保障等多个关键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旨在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喻红华进一步强调,文件特别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鼓励像他们这样的科研机构深入田间地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手中的“金钥匙”。
为此,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启动一系列科技特派员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示范推广,提升农民的科学种植与养殖技能,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农业生产效率的飞跃。同时,文件还着重指出要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加大对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资金动能。
此外,文件还倡导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以此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展望未来,随着这一揽子政策的深入实施,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我国农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单产提升行动规模,通过科技手段和精准管理,促进大面积增产。同时,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扩种潜力,推动棉花、糖料等农产品稳产提质。
在畜牧业方面,加强生猪产能监测调控,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并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提升饲草生产能力。此外,文件还强调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严格管控耕地总量,整治破坏耕地的行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黑土区等耕地治理。
科技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研资源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国产农机研发应用。同时,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在政策支持方面,落实粮食收购价和补贴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启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此外,加强口岸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稳定农产品价格,打击农产品走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防止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升监测帮扶效能,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加强科技、医疗等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提升帮扶实效。
在制度层面,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确保脱贫不返贫。此外,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建立资产登记管理台账,健全资产监管制度,完善资产分类处置制度,实现资产长效管理。
县域富民产业着力壮大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同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引导企业等与农户紧密联合,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在拓宽增收渠道方面,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此外,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为县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建设着力推进
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规划布局,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合理安排村庄布局,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乡村风貌引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动农村公路提挡升级,发展农村新能源,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5G覆盖,加强农村消防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在公共服务提升方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巩固提升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党组织建设,解决年轻干部“水土不服”问题,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对村巡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
在整治形式主义方面,明确“清单化管理”,推进农村基层网格化治理“多格合一”,清理整合政务应用程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同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创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此外,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在维护稳定方面,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着力健全
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在资金资产管理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乡村振兴项目资产管理,确保资金资产安全有效。
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推广畜禽活体等抵押融资贷款,“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同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统筹推进林业、农垦和供销社改革,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在市民化机制方面,推动转移支付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完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取消参保户籍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综上所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多个方面对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美丽宜居、和谐稳定的乡村新面貌而努力奋斗!
多关键系统“一号文件”部署-喻红华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