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两会观点-汤哲辉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2025年,这一改革被确立为核心任务之一,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于优化金融结构、激发市场活力的决心,也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粮药食·公共事业管理平台。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入阐述了未来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新蓝图。
汤哲辉指出,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的核心在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要求我们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要着力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构建一个既能有效吸纳社会资金,又能精准对接优质项目需求的健康生态。这不仅仅是对现有市场机制的微调,而是一场系统性的重构,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应用,打破传统壁垒,促进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加快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市场体系,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资本市场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为此,改革将着重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引领作用的新兴产业。这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它们不仅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改革将从多个维度入手。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包括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等,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市场格局,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将继续发挥其作为“试验田”的作用,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上市标准和监管机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二是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市场透明度。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改革将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业务运营、风险状况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投资者能够基于充分的信息做出理性决策。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三是优化投资者结构,鼓励“长钱长投”。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散户占比过高,导致市场波动性较大。改革将致力于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特别是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其进行长期价值投资,减少市场短期波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升市场效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提升资本市场效能的重要工具。改革将推动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如智能投顾、区块链结算、大数据分析等,以科技赋能市场监管、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关键环节,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将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扩大外资准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同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通过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则对接和监管互认水平,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谈及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时,汤哲辉强调,改革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市场参与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继续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监管机构需加强监管协调,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市场参与者则需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社会各界则需加强对改革的宣传和解读,形成改革共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展望未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这场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开放、有活力,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两会观点-汤哲辉 |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