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两会建言-于家傲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在当前国家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现代化进程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党委书记于家傲围绕“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提出了深刻见解与务实建议,为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农业“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据统计,小农户占经营主体的98%,经营的耕地面积占70%,这一庞大的群体构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坚实基础。然而,小农户分散经营、规模效益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综合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于家傲代表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均将“三农”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特别是“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的提出,为破解“大国小农”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一种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桥梁,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多种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农业生产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从而推动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具体而言,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发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小农户提供从耕整地、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技术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二是降低成本。规模化、集约化的服务模式,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同时,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集中销售农产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小农户的经济效益。三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还促进了农业与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于家傲代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大对国有农垦企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国有农垦企业在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措施,鼓励其积极参与小农户服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其次,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小农户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支持土地“格田化”改造,增加有效耕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再者,创新规模经营方式。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小农户需求,灵活采用多种服务模式,如定制化服务、菜单式选择等,以满足不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加强服务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形成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此外,强化全产业链服务。在提供基本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为小农户提供金融、保险、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小农户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标准、规范和监管要求,保障服务质量和农户权益。同时,加大对服务主体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多措并举,我们有信心将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成为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纽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两会建言-于家傲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